青年发展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1 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2018版)
定 价:89 元
丛书名:青年发展蓝皮书
- 作者:陈光金,赵克斌,赵联飞,田丰 编
- 出版时间:2018/8/1
- ISBN:9787520130868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669.5
- 页码:31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青年发展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1 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2018版)》以青年发展问题为根本观照,在总体性社会转型的视角下,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相关问题。全书分析了大学生、农民工以及新兴社会阶层这三类青年群体在社会融入、文化融入、政治态度、自组织状况等方面的现状,同时对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青年社会组织的变迁史、青年网络参与行为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
《青年发展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1 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2018版)》的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均长期从事青年社会问题研究。针对青年构成具有的多样性以及青年问题具有跨学科特点这一实际情况,全书在总体研究设计上采取了多点数据来源,使用了“中国社会综合状况调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等全国性大型调查数据。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可以为青年问题理论研究者以及青年工作实务人员提供参考。
2017年4月国家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以下简称《规划》)将青年的社会融人和社会参与列为青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明确了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发展目标是“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人社会。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丰富和畅通,实现积极有序、理性合法参与。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在促进青年社会融人和社会参与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带动各类青年组织在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体相互理解尊重。青年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围绕着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健全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着力促进青年更好实现社会融人”“引领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鼓励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增进不同青年群体的交流融合”“增强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支持青年参与国际交往”等八项具体举措。这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青年参与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在《规划》印发之后,中央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设立《规划》落实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规划》落实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各部门各地区抓好《规划》落实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来自长期从事青年发展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部委。为了准确反映、监测青年发展的现状,研究青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推进青年发展的制度建设和相关社会政策制定,团中央决定从2018年开始,按照《规划》划分的青年发展十大领域,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为题,分五年连续出版各领域的青年发展状况蓝皮书,每年覆盖两个领域,以此引起社会对青年发展工作的关注,并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研究的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作为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合作单位,于2017年8月成立“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课题组,负责“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这一专题的编纂工作。本书即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包括总报告、群体篇、专题篇。群体篇主要针对农民工、大学生和新兴青年群体进行研究,研究的主题则主要包括文化融入、社会参与、政治参与和自组织发展等,共包括8篇文章。其中,对大学生的社会参与主要研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情况。下篇为专题篇,主要涵盖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社会组织发展、青年网络参与、青年之家类组织发展、青年人大代表专题等五个专题,共5篇文章。
在农民工主题的4篇研究报告中,《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研究报告》《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研究报告》《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报告》等3篇报告由中山大学的梁玉成、王军和叶华等完成,主要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指数评分等方法对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参与、文化融入以及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自组织研究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者刘成斌完成,该报告在整体勾勒新生代农民自组织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民自组织的发展机制。
陈光金,男,湖南醴陵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青年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专著)、《新经济学领域的拓疆者——贝克尔评传》(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合著)、《内发的村庄》(合著)、《中国小康社会》(合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合著)等。
I 总报告
B.1 扩大青年社会参与,推动青年社会融入
一 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实践性
二 青年社会参与和融入进程的总趋势
三 不同青年社会群体参与和社会融入的现状
四 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几个具体问题
五 结语
Ⅱ 群体篇
B.2 当代中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报告
B.3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分析报告
B.4 当代中国大学生自组织的发展与治理报告
B.5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研究报告
B.6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研究报告
B.7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报告
B.8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自组织研究报告
B.9 当代中国新兴青年群体发展调研报告
Ⅲ 专题篇
B.10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B.11 中国“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发展现状研究
B.12 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报告
B.13 中国青年网络参与报告
B.14 青年群体参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研究
Abstract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