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创新:结构改革下中国企业的开放创新与绩效》在分析结构改革下开放创新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合作模式”解构了开放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从区域制度差异视角探讨了制度对影响机制的调节作用,力图构造一个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创新绩效提升的图景。不仅为理解结构改革对开放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为分析开放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还突出了“制度”和“区域”在开放创新中的重要性。既挑战了现有理论中关于地区间同质的暗含假设,又证实开放创新和特定的区域制度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互补效应,对政府和企业更好推动和利用开放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各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正在就结构改革达成广泛共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大力推进结构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将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作为整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方。针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束缚较多等现实问题,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力求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在决胜全面小康、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点考察结构改革下的开放创新与绩效具有特殊意义。结构改革是基于市场导向并服务于长期经济增长与收入提升的经济制度变革,客观上改善了劳动力要素流动性、创投资本可得性、成果转化便利性,为推动开放创新创造了条件。尽管开放创新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不仅研究数量大幅增长,还正式进入官方文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开放创新不是毫无意义的“新瓶装旧酒”,而是一种全新的创新范式;不是人为制造的“沟通上的障碍”,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创新生态的钥匙;不是虚张声势的“措辞上的稻草人”,而是创新战略中应该秉持的重要原则。更好地理解结构改革下的开放创新与绩效,不仅顺应了结构改革与开放创新再一次深度交汇的历史趋势,也符合基于制度视角研究创新问题的最新动向,对于我国更好推动和利用开放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张铭慎,管理学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创新创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在Research Policy和《中国软科学》《经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国企混改面对面》等著作多部,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部委重大重点课题多项。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第一章 结构改革为开放创新创造新情境
第一节 现实层面的新趋势
第二节 理论层面的新变化
第二章 本书的核心问题与研究路线
第一节 核心问题及分解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结构改革下开放创新与绩效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述评
第一节 四方面理论支撑结构改革下开放创新与绩效的研究
第二节 开放创新的绩效含义与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第三节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结构改革下中国开放创新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 结构改革对开放创新的影响:基于“腐蚀性”因素
第二节 当前中国开放创新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当前中国开放创新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开放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技术合作模式的视角
第一节 技术的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以产学研项目合作为例
第二节 技术的市场交易与企业创新绩效:以国外技术购买为例
第三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影响开放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制度因素及其跨区域差异
第一节 “区域”的界定
第二节 制度的区域差异具有调节作用的一般性机制
第三节 “制度”的内容、变迁与区域差异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区域制度差异对开放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区域制度差异对产学研项目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
第二节 区域制度差异对国外技术购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
第三节 变量、数据与模型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政策清单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清单
第三节 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局限
第五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