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大名猪》围绕上海梅山猪、沙乌头猪、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等四大名猪进行阐述,包含概述、品种特征、选育与保种、配种与繁殖、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科研成果与开发利用等内容。本书对近几十年来上海四大名猪的生产、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和归纳,重点介绍其科研成果及开发利用。对今后畜牧从业人员开展地方猪种饲养、选育和杂交利用工作及研究人员开展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指导。
在当今品种逐渐单一化、洋品种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下,上海四大名猪饲养数量急剧下降,引起了专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该书的出版恰好可以让畜牧从业人员全面认识上海四大名猪,科学养猪,从而更好的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上海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了畜牧业生产活动。据史料记载,在三国、东晋、南朝以及隋唐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逐步兴起。到唐代,太湖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产粮区,猪的饲养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副业。到南宋时,上海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口岸,畜禽品种和畜产品得到交换,使上海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至明清,畜牧业已在农业中占有一定比例。就养猪而言,经过当地居民世代培育,形成了不少著名的地方特色猪种,如梅山猪、沙乌头猪、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等。
梅山猪主要分布于上海的嘉定及江苏的太仓和昆山等地区。梅山猪四肢末端白色,俗称四白脚。沙乌头猪主产于长江口的崇明岛。枫泾猪分布于上海的金山、松江等地区,且以枫泾镇产者为良。浦东白猪原产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和祝桥镇等地,其中以祝桥镇的吴家庙、马家宅、火义堰和行前桥一带为中心产区。这些地方猪种的共同特点是耐粗饲、繁殖力强、体健、结实粗壮、肉质优等。因繁殖力强,梅山猪被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引进;因肉质优,以枫泾猪为原料制作的枫泾丁蹄在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
1949年后,上海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但郊区农牧业也十分发达。通过畜牧工作者的努力,梅山猪、沙乌头猪、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等四大名猪的生产水平得到较快提升,推广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中国猪品种志》统计: 1980年,枫泾猪种猪达12.48万头,梅山猪种猪为7.92万头,沙乌头猪种猪1.8万头;1982年,浦东白猪生产母猪为7735头。同时,对这些猪种的形成、产地分布、特征和特性、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选种选育及杂交利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四大名猪为上海养猪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市场对猪肉产品数量需求猛增,外来猪种因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等优点而大量引进和饲养,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上海四大名猪尽管具有繁殖力强、肉质优和耐粗饲等优点,但与外来猪种相比,存在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经济效益差等明显不足,导致饲养数量急剧下降。2005年,上海市崇明岛仅存沙乌头猪母猪70头,公猪13头;2017年,上海四大名猪合计存栏仅1046头。上海四大名猪均已列入《上海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梅山猪、沙乌头猪和浦东白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沙乌头猪和浦东白猪在《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中已被列为濒临灭绝品种。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加强上海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海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岗位专家对上海四大名猪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关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开展杂交组合研究,开发市民需要的优质猪肉。同时,对近几十年来上海四大名猪的生产、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和归纳,编著成《上海四大名猪》一书。书中内容涉及四大名猪的形成和分布、品种特性、选育与保种、配种与繁殖、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科研成果与开发利用等。本书可作为畜牧从业人员开展地方猪种饲养、选育和杂交利用工作及研究人员开展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参考资料。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嘉定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金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崇明区种畜场、上海沙龙畜牧有限公司、上海浦汇良种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生猪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引用了有关作者和单位的部分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和专业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著者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