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车辆/中国有轨电车技术论丛》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系列成果、中国有轨电车技术论丛之一,主要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基本组成及技术特点。第1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特点和分类等,第2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形式和车体结构,第3章介绍有轨电车车体连接装置,第4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转向架,第5章介绍有轨电车的牵引系统,第6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制动系统,第7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受电系统,第8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司机室和车内设备,第9章介绍有轨电车列车控制管理和驾驶辅助安全系统,第10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工业设计,第11章介绍胶轮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车辆/中国有轨电车技术论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作为有轨电车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籍及面向大众读者的有轨电车科普读物。
有轨电车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从1881年诞生至今,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落、复兴的过程。在20世纪前半叶,有轨电车曾是世界各大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一度成为大都市的象征。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运营灵活、乘坐舒适的公共汽车逐渐取代了运行缓慢、老旧颠簸的有轨电车。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轨电车通过现代技术改造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以其运量适中、乘降方便、舒适环保等优点再次被人们所接受,重新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重要模式。目前,有轨电车在我国正在快速发展。
有轨电车车辆作为现代有轨电车交通体系的运载工具,集合了现代轨道交通车辆的许多新技术,出现了多种结构。为了介绍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编著了本书。
本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基本组成及技术特点。第1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特点和分类等,第2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形式和车体结构,第3章介绍有轨电车车体连接装置,第4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转向架,第5章介绍有轨电车的牵引系统,第6章介绍有轨电车车辆的制动系统,第7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受电系统,第8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司机室和车内设备,第9章介绍有轨电车列车控制管理和驾驶辅助安全系统,第10章介绍有轨电车的工业设计,第11章介绍胶轮有轨电车。
本书由同济大学任利惠主编,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杨利军、上海庞丰轨道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曾宪华参与编写,其中第1~5、7、11章由任利惠编写,第6章由曾宪华编写,第8~10由杨利军编写。全书由上海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王曰凡主审。
在本书编写过程,得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王文华、牛锡平,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周业明,上海浦东现代有轨电车公司王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济大学沈钢、应之丁、钱存元、胡浩参与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研究生季元进、黄有培、王卉捷参与了文字整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1 有轨电车车辆概述
1.1 有轨电车车辆的主要特点
1.2 有轨电车车辆的基本组成
1.3 有轨电车的分类
1.4 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5 国内外典型有轨电车介绍
1.6 车辆限界
2 有轨电车车辆形式与车体结构
2.1 车辆形式
2.2 车体结构
2.3 车体材料
2.4 抗碰撞结构
3 有轨电车车体连接装置
3.1 车体铰接装置的设置原理
3.2 铰接装置的类型
3.3 铰接装置的组合方式
3.4 车间减振器
3.5 贯通道装置
3.6 车钩
4 有轨电车车辆转向架
4.1 概述
4.2 轮轴
4.3 轴箱
4.4 构架
4.5 弹性悬挂装置
4.6 驱动装置
4.7 基础制动装置
4.8 附件装置
5 有轨电车牵引系统
5.1 概述
5.2 牵引电机
5.3 牵引逆变器
5.4 牵引系统的控制方法
5.5 电制动
6 有轨电车车辆制动系统
6.1 制动系统概述
6.2 制动方式
6.3 液压制动系统
6.4 制动模式
7 有轨电车供受电系统
7.1 供受电系统概述
7.2 受流装置
7.3 储能装置
7.4 辅助供电系统
7.5 能量管理
7.6 储能式有轨电车范例
8 有轨电车司机室与车内设备
8.1 司机室
8.2 车门、车窗
8.3 空调系统
8.4 照明系统
8.5 乘客信息系统
8.6 其他车内设施
9 有轨电车列车控制管理与驾驶辅助安全系统
9.1 列车控制管理系统
9.2 驾驶辅助安全系统
10 有轨电车的工业设计
10.1 有轨电车工业设计的内容
10.2 有轨电车车身外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0.3 有轨电车工业设计的步骤
10.4 上海松江有轨电车的外观设计
11 胶轮有轨电车
11.1 发展历史
11.2 车辆编组形式
11.3 导向轨道和道岔
11.4 车体铰接形式
11.5 走行部
11.6 牵引和制动系统
11.7 导向原理
11.8 胶轮有轨电车的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