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深入研究2017年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教育即生长”“语文即人生”的基本理念出发,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守正出新”,倡导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立足学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有困惑、有结构、有活动、有生长力(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文化力)的语文课堂。
本书结合大量一线教学、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的实践与分析,从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观评四个方面,将生长式语文课堂的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贾桂强,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兼任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羊刚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湖州市首批“南太湖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湖州市“1112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曾获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录像课评比一等奖,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湖州市第五届教学能手等荣誉。
主编“《论语》博客:卓越人生八项修炼”和“浙籍名家现代散文欣赏”课程,入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网络推荐选修课程;主编“走进《红楼梦》诗词之门”和“浙籍名家现代小说欣赏”课程,入选湖州市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创建浙江省特色教学网络空间“走进文化经典《论语》之门”,获第22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
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文章160余篇,出版专著《〈论语〉新解:卓越人生八项修炼》。
目 录
第一章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 1
第一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提出背景 2
第二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核心理念 7
第三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学情诊断路径
——以两次执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 17
第四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文本解读路径 30
第五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以《〈论语〉选读》教学为例 43
第六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65
第七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观课路径 76
第八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写作教学路径 83
第二章 生长式语文课堂文本解读 97
第一节 选文的删改:请勿“惟简是从”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删节 98
第二节 《“暮雨潇潇江上村”引义探疑》商榷
——关于《江南的冬景》的一处注解 101
第三节 错位的风景
——解读小说《远和近》的五个关键词 105
第四节 诗歌鉴赏要抓住“不变量”
——现代诗歌《断章》文本建构的三重意蕴 110
第五节 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转化与创新
——以文化经典《论语》整本书拓展阅读为例 122
第六节 诗歌类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及教学路径初探
——以执教现代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 131
第七节 把“我”摆进作品
——文学类文本教学中言语实践的路径和策略初探 140
第八节 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外国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解读综述 148
第九节 不识“娜塔莎”真面目,只缘身在选文中
——从“学情”视角看外国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节选159
第十节 文本解读:要“适度”而非“失度”
——我看小说《老王》中的“不老实” 165
第十一节 悦读社会“新词语”
——汉字汉语专题研究 171
第三章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185
第一节 让课堂有一点深度
——白话散文《都江堰》阅读教学设计 186
第二节 以“学生初步感知”为起点
——文言散文《兰亭集序》阅读教学设计 199
第三节 提高感受生活美的能力
——外国散文《花未眠》阅读教学设计 207
第四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
——实用文本《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阅读教学设计 218
第五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网络新文体”写作教学活动设计 232
第四章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251
第一节 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教学起点
——外国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 252
第二节 以“学生认知逻辑”为教学内容重构支架
——传统文化经典《诲人不倦》课堂实录 261
第三节 基于“思辨式阅读”的《论语》教学内容重构
——传统文化经典“克己复礼:‘孝’的三种境界”课堂实录 272
第四节 基于学情研判的教学内容确定
——外国小说《丹柯》课堂实录 286
第五节 思考应纵深推进,不可表面滑行
——提升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点课堂实录 298
第六节 让思维多一点深度
——由“想象力匮乏”说开去 315
第五章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观评 325
第一节 古典诗歌教学的“起点”和“落点”
——古典诗歌《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观感 326
第二节 以“文本情感逻辑”为教学切入点
——文言散文《兰亭集序》教学观感 334
第三节 从散文文体的引导作用看散文教学内容的合宜性
——白话散文《都江堰》教学观感 344
第四节 打造智慧语文课堂的两个“深度”
——文学作品《前方》《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观感350
第五节 找到古典诗词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古典诗歌《声声慢》教学观感 353
第六节 从学的三个维度看课堂
——以三节《沂水春风》同课异构为例 357
第七节 审问·慎思·辩驳
——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摭谈 370
第八节 我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突破
——从学生“学什么”谈起 382
参考文献 394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