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人口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政府治理的路径变迁、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和国内范例两大维度来探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场域中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运行机制,尝试构建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市场及企业支持子系统的政策性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男女平等作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基本国策,从建国开始的几十年间围绕基本国策已形成了一整套保护女性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然而,对女性抱有偏见,尤其是在就业这一方面歧视女性的情况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仍旧十分普遍。与此同时,伴随法制体系的健全,女性,尤其是接受了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歧视却正由显性向隐性化发展。这种情况下,很多女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利、权益皆因用工单位的正当理由而被剥夺,且该群体维权的不易也正在于各种难以确切取证的细小之处。反就业歧视,最困难之处实际上在性别歧视的隐性化。
本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人口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政府治理的路径变迁、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和国内范例两大维度来探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场域中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运行机制,尝试构建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市场及企业支持子系统的政策性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涵括绪论、五章及结论一共七个部分的内容.
1绪论部分提出研究的论题,对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进行了阐释,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报告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厘定和缕析,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通过文献和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歧视在国内虽然已逐步得到关注,但不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整个社会,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所遭受到的就业隐性歧视均未给予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先劳动市场阶段,雇用阶段和后劳动市场阶段中女大学生遭遇的隐性性别歧视状况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2历史进路:该部分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国际上和我国推进性别平等就业的治理政策与行动进行了回溯和梳理。在反性别歧视从理念到践行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大量的性别平等政策,进行了多年的治理实践。
3实证解读:该部分通过走访交流、新媒体平台、熟人传递等方式对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华西等多个区域不同层次、类型的院校,多种专业的男、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全面整理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我国女大学就业遭遇隐性性别歧视的现实境况,并对影响隐性性别歧视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模型分析,从而为剖析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制约因素奠定基础。
4反思诠释:该部分分别从法律和制度层面,社会和文化层面,个体和家庭层面对制约我国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影响隐性性别歧视的因素进行离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公共支持体系的构建对于消解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的必要性,继而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5他山之石:该部分是对国际上消除就业隐性性别歧视的实践和模式进行总结。包括西方国家反就业性别歧视的全面保障体系构建,世界女子大学的培养模式借鉴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体面化的公共支持几个方面。旨在结合国际经验为消解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隐性性别歧视问题提供成功的支持范本和策略。
6应然选择:该部分探讨如何构建公共支持体系以实现我国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蓝图。这一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公共支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尤其强调公共支持体系的社会性别逻辑,即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构建的逻辑出发点不仅应该保障该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必须是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国家各级各类公共政策的规划主流之中,要通过去性别中立化的政策关照,使得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资源做出的有益于男女平等受益的权威性分配。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涵盖了公共政策供给和公共政策运行两个部分。我们认为公共政策支持的子系统需要从高等教育政策、就业性别平等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文化传媒政策、家政工作体面劳动政策这五大方面进行构建和完善,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以及社会的刚柔并蓄之手共同推进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进程,促进制度红利效用的最大化。同时,通过整体性政府打造,立体监督体面劳动来实现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别差异再配置。第三部分是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首先是国际社会组织的支持平台搭建,其次是国内社会组织的支持路径探索。第四部分是市场和企业支持子系统,旨在通过新常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共享经济中的女性多维度赋权推动隐性性别歧视的消解。
7结论与展望:要把公共支持体系的构建作为消解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歧视问题的一种理念,一种行动导向。在相关法律框架尚未搭建之前,只有当从中央到地方的掌舵者、决策者、管理者和参与者真正把消解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歧视的问题置于公共支持的高度,才能触及整个就业市场、社会内部和外部资源、利益的分配结构,从而施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行动。
张琳,女,管理学&法学双学士,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管理学、社会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先后获得西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西南大学青年人才论坛一等奖;重庆2008青年人才论坛优秀奖。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庆哲学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西南大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主研联合国、福特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和专著两部。
1 绪 论1
1.1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1
1.1.1.研究缘起1
1.1.2研究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3
1.2.1国外研究现状3
1.2.2国内研究现状10
1.3核心概念的界定14
1.3.1性别与社会性别14
1.3.2歧视与性别歧视15
1.3.3就业歧视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16
1.3.4显性歧视与隐性歧视17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20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20
1.4.2研究的技术路线22
2 历史进路:推动性别平等就业的治理政策与行动23
2.1反就业性别歧视从理念到践行的国际历程23
2.1.1国际劳工组织(ILO)23
2.1.2联合国(UN)24
2.2我国的性别平等就业制度变迁与治理实践27
2.2.1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治理实践27
2.2.2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治理实践39
3 实证解读: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44
3.1调研数据与研究方法44
3.1.1调查数据与样本44
3.1.2深度访谈数据45
3.1.3测量与方法45
3.1.4研究假设46
3.1.5样本特征描述46
3.2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分析47
3.2.1先劳动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Pre-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47
3.2.2劳动力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55
3.2.3后劳动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Post-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69
3.2.4面对女大学生就业中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的态度与维权72
3.3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75
3.3.1.研究假设75
3.3.2.模型阐释77
4 反思诠释: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的归因审视80
4.1法律和制度层面80
4.1.1宏观、实体立法结构薄弱80
4.1.2地方、程序立法内容瑕疵82
4.2社会和文化层面84
4.2.1高等学校定位模糊,女子大学困局难解84
4.2.2社会排斥暗流涌动,价值归属鸿沟难越86
4.2.3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歧视报告指标笼统90
4.2.4社会组织公益产权薄弱,资源整合乏力92
4.3个体与家庭层面93
4.3.1女大学生遭遇隐性性别歧视的行动选择93
4.3.2家庭对女性的事业认同影响其职场发展94
5 他山之石:反女性就业中隐性性别歧视的国际经验缕析97
5.1反就业性别歧视的全面保障体系构建世界各国的实践启示97
5.1.1欧盟积极引导与严格监督相结合的反隐性歧视典范98
5.1.2美国以宪法为基础、民权立法为框架的反性别歧视体系99
5.1.3韩国非政府组织成为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积极推手100
5.2 消解先劳动市场歧视世界女子大学的培养模式借鉴101
5.2.1欧美模式社会性别理念建构导向下的职业教育101
5.2.2日韩模式家庭服务理念演变中的教育模式变革103
5.2.3印度模式探索突破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严苛束缚106
5.3消除就业中的性别获得差异家务劳动社会化、体面化的公共支持107
5.3.1英国关注女性及儿童群体的看护模式创新107
5.3.2美国女权运动洗礼后的家政支持政策发展109
5.3.3日本公共政策矩阵中的家政职业化培育110
6 应然选择: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构建112
6.1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112
6.1.1顶层设计的核心要旨113
6.1.2平等就业的达鹄之径114
6.2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117
6.2.1公共政策供给117
6.2.2公共政策运行128
6.3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133
6.3.1国际社会组织的合作支持平台133
6.3.2国内社会组织的支持路径探索135
6.4市场和企业支持子系统140
6.4.1新常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140
6.4.2共享经济中的女性多维度赋权141
7 结论与展望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