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走向理性(四)——城乡规划空间与管理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定 价:78 元
- 作者:郐艳丽
- 出版时间:2019/6/1
- ISBN:9787513062503
-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106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从名著中用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城乡建设与规划历程,解读城乡空间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和责任的学科,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用专业知识解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本情怀。
从文学作品切入进行专业研究是规划行业教学的首创和探索。
前言
为应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转型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于2006年12月在公共管理学院设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系。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调整中,我校以本系为依托,在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城乡发展与规划交叉学科。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为专业基础课,是2008年本人开始教授的课程,设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大部分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传统规划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一般采用大作业的形式,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我系学生的劣势是动手能力差别较大,优势是知识结构好,综合分析能力强。为探索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研究城乡问题,领会城市规划的专业基本知识,规避弱点,发挥专长,特采用另类的作业形式:从名著中用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城乡建设与规划历程,解读城乡空间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从感性走向理性》作品集第一部已于2015年出版,本作品集是第四部,收集了2015级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及2017级城乡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所修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的优秀作业,既有本人的教学感悟,也有学生的认真思考。解读文学作品,摆脱了原有的枯燥乏味的数据和乏善可陈的文字,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上用全新的方式来品读城市和乡村,是规划行业教学的首创和探索。文学赋予沉重的生活以光亮和希望,是造梦,而规划建设与管理则是圆梦,为了保护曾经的记忆,为了创造未来的美好。文学作品的解读难免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希望得到行业专家和同学的批评指正。
郐艳丽
于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
2019年1月25日
郐艳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理学博士,长期从事城乡规划教学和研究,发表50余篇文章,出版《乡村管理走向乡村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违法违规研究》《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研究》10余部教材、专著和作品集。
目录
一、乡绅叙事从诸多文学作品看乡村治理核心郐艳丽
二、湘西白描从《芙蓉镇》看时代风云变幻张梦妮
三、北京速写从《钟鼓楼》溯胡同文化内涵何娟
四、改革谋篇从《都市风流》推城市格局变迁马国栋
五、桑园往事从《骚动之秋》看乡村改革余克艳
六、不忘初心从《抉择》看国企改革苏奇
七、清风朗月从《秦腔》看乡村发展问题吴雨佳
八、原始部落从《额尔古纳河右岸》看人地关系变迁刘雨
九、丹江风雨从《湖光山色》看乡村发展矛盾张阳
十、百年孤独从《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社会伦理周怀宇
十一、时代流变从《繁花》看上海社会分异王孟炜
十二、十字路口从《生命册》看社会困顿迷失董乐天
十三、心仪之城从《京华烟云》看北京城市形态林绮睿
十四、平民之都从《城南旧事》看北京胡同变迁刘鑫
十五、市井之力从《天津闲人、高买、圈儿酒》看城市非正式治理朱海语
十六、浪淘风簸从《黄河东流去》看抗战时期城市黄旭东
十七、桃花一梦从《山河入梦》看江南农村社会罗心怡
十八、生存之道从《狼图腾》看草原管理制度刘锦芳
十九、大陆情结从《台北人》看居民心理认同聂炜烨
二十、社会图景从《复活》看俄国经济社会孙誉伦
二十一、雾都往事从《福尔摩斯探案集》看工业时代的伦敦卢思远
二十二、恩怨情仇从《双城记》看18世纪的巴黎冶鹏
二十三、美之忧伤从《伊斯坦布尔》看城市发展矛盾曾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