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业态正在发生变革,新闻生态系统和行业正在重构,这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现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专业媒体就业的比例越来越低,过去新闻传播教育对口依赖的传媒产业正在结构性重组。
立足新语境,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既要立足于新闻传播,更要广泛地面向公共传播,实现从新闻传播向公共传播的范式转型。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为专业媒体机构培养专业的编辑和记者人才,同时也要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公共传播业培养懂得信息采集和生产的公共传播人才。
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业态正在发生变革,新闻生态系统和行业正在重构,这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现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专业媒体就业的比例越来越低,过去新闻传播教育对口依赖的传媒产业正在结构性重组。
立足新语境,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既要立足于新闻传播,更要广泛地面向公共传播,实现从新闻传播向公共传播的范式转型。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为专业媒体机构培养专业的编辑和记者人才,同时也要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公共传播业培养懂得信息采集和生产的公共传播人才。
新媒体传播下人才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大家的共识是:区别于文学的讲故事手法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新媒体语境下的故事叙事和传播,要使故事和大众更好地连接在一起,用多媒体的叙事方式去呈现和表达故事,而且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抽剥出和公共利益相关的重要议题。
新闻传播学的讲故事能力,是区别于社会学和文学的。简单来说,新媒体传播下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广泛收集、挖掘、整合、提炼和生成信息的能力,能融合使用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表达、呈现故事的能力。过去我们提倡讲故事,现在还要提倡编辑故事、创意故事和表现故事。比如,现在新闻“加工业”正在兴起,很多新媒体虽然没有实地去做调查,没有写原创报道,但是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视角,整合、生成和分析所再生产的内容同样具有价值。很多微信公众号的爆款内容,虽然经常免不了用“标题党”的手法,但其内容和形态有其独特之处,其对用户痛点的把握、对资讯再加工的视角,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未来的新闻业,不仅需要讲故事,还要挖掘故事、制作故事、设计故事,从这个角度看,视觉化素养对新闻传播者来说会变得更加重要。
另外,新媒体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还包括促进公共对话和形成价值共识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用新闻舆论工作来为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即懂舆论就要懂网民情绪和态度,懂网民的社会心态,懂得如何把新闻传播的内容跟公众情绪和社会认同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设置议程,懂得把握场景,善于促讲对话,维护优质内容和特定社群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社会化生产和协同化生产的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人才的核心能力有变化的地方,也有不变的地方,变化的是观念、技术和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对复杂中国的深刻认知,是呈现和讲好这个国家故事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第一是实务和方法结合。过去新闻实务课讲采写编评的技巧比较多,现在大家都觉得按照传统教科书的内容来讲授肯定不行了,只讲新闻实务的技巧或者著名记者的成功案例也不行了。老师们的自我知识更新要跟得上媒体发展和变化,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强调方法论和认识论,要和社会科学的多种方法甚至大数据挖掘等文理交叉的方法有效结合。
美国新闻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媒体时代的核心能力中,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笔者教授了十年的“深度报道”课,深感实务教学需要突破和创新,过去上这门课更多讲授卓越记者的成功案例和默会知识,现在上这门课更像是社会复杂问题的方法论课程,需要越来越多地把社会研究的方法和新闻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更加懂得分析复杂问题,懂得对各种现象建立基本判断,而不仅仅是深度报道的调查突破和写作技能。
第二是实践和实验打通。传统的新闻实务课,多为实践课或实训课,而新媒体时代,实验教学也需要不断强化。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建立了用户行为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纪实摄影和VR实验室、媒体交互设计实验室等,初步形成了内容采集、用户洞察和视觉呈现三大实验室模块。在实践和实验教学并重的探索中,内容产品需要技术和可视化呈现,数据挖掘的方法也变得特别重要。未来的新闻传播实务课,应考虑在实践和实训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验课程开发、教材编撰和教学创新。
第三是技术和人文并重。技术在新媒体人才培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但必须有人文思考、有人文理念,我们要警惕对技术的盲目追逐或过度炫耀。在一些大型活动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媒体人既在报道新闻,也在热衷报道自己使用的设备。对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他们的报道让我们知道了多少未知的事实?是否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的某些时政报道有可能是“内圈”传播:一方面,传播给原来关注时政的人群看,但却没有吸引年轻人去关注;另一方面,给媒体同行自己看,满足大家自娱自乐的需要。面对技术革命,我们更加需要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人文价值的反思。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教学改革发展中,提出了“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希望始终强调人文理念对技术变革的引领、融合创新对传播研究的支撑。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医学院双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范德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任中山大学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山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兼职包括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项目专家、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广州市民政事业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广州市青联委员等,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5本,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创新、公共传播。
第一章 公益传播概述
第一节 公益传播相关概念
第二节 公益传播的研究范围
第三节 公益传播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公益传播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
第三节 公益传播发展的新形态
第四节 公益传播发展的局限性
第三章 公益传播与公民媒体
第一节 公民参与
第二节 社会运动
第三节 公民新闻
第四节 技术赋权
第五节 公益传播媒介
第四章 公益组织的品牌运营
第一节 品牌相关概念概述
第二节 媒体公共关系
第三节 媒体危机管理
第五章 公益传播项目研究
第一节 公益慈善组织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过往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报告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研究不足
第五节 附录问卷及访谈整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