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我国著名的年画产地有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蓟、杨家埠年画、绵竹年画、朱仙镇年画、佛山年画和武强年画等。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的高度发达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着优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人群已经开始对车水马龙的喧嚣和灯红酒绿的繁华产生了疲惫和厌倦。人们向往回归自然与质朴,安谧与恬淡。儿时的回忆,乡土的怀恋,成为最美好的情境和期盼。
稍微年长一些的朋友,一定都会对自己的故乡记忆犹新。每逢传统节庆,特别是端午、中秋、元旦和春节,乡村城镇的民众都会自发地组织一些民间乡俗活动一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走街串巷,龙腾狮舞,常常会闹翻一条街,震撼一座城;入夜后的花灯如天上的街市,群星闪烁,异彩纷呈、溢彩流光;寓谐藏趣的灯谜吸引着老人、少女和孩童,时而难解,时而迷惑,时而顿悟,时而开怀;大红剪纸与民间年画透过窗户传达阳光和喜悦,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今天的幸福……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点燃了劳苦大众的心灯;同时,也体现了造物者的勤劳、聪明与智慧,显示出劳动者的宽阔胸襟与坚实胆魄。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全面展开,举国上下普遍开始重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民间传统节日和与之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列入了保护的项目。全国各地城乡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嗅到了传统节日的气息:乡镇街巷响起了节日的锣鼓;身着彩装的舞龙舞狮队伍在欢乐的人群中飞龙走蛇;灯节和灯谜会、年画与对联亦悄然兴起,乐于参与的人,个个露出了兴奋的笑靥。顷刻间,儿时的回忆,美好的乡恋,一幕幕重现于我们的生活中,恍若昨日,如同梦境……
于是,反映中国传统节日和节庆活动的文艺作品和文化读物应运而生,出现最多的当是像“中国节日”一类的书籍,图文并茂,很是夺人眼目。我社青年编辑吴海恩平时酷爱民族民间艺术品的收藏,一直琢磨着这方面的图书选题,《中国传统民俗》丛书的构思由此形成。她还约请了就职于长沙市群众艺术馆的两位美眉一马芳和肖丽提笔,开始了艰辛而又愉快的编撰工作。三位女士不紧不慢地准备文稿、搜寻图片、翻阅档案,几个月的时光,《民间节庆灯谜》、《民间舞龙舞狮》、《民间喜庆剪纸》、《民间传统年画》、《民间手工刺绣》、《民间喜庆楹联》六本书的纸样呈现于我的案头,无论文字、图片还是书籍的装帧设计,都能给人带来惊异和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社在传统民间美术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出版方面,一度在全国率人之先,堪称翘首。本世纪以来,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声浪日高,传统民间美术图书又从原先的低谷走向热门。但由于编辑人员断代等原因,我社在这一方面却未见大的动静,不少同仁对此抱以观望与期待。《中国传统民俗》丛书的问世,似有续上香火之感,让人看到了民间美术图书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
爱之愈深,盼之愈切。当我们认真捧读此书时,不免会发现它的不足。由于时间仓促和资料的不足,疏漏与单薄之虞在所难免,敬希读者诸君多加指正。可以说,这几本书的作者还很年轻,我们期待她们日后能够拿出更好的作品来,以报答社会和读者。
代序/左汉中
话说
源流
年画中常用的吉祥象征
分类
制作
四大年画
其他著名年画
传说
新年画的形成与发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