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课堂?小帆的梦想》包含“有趣的设计诗”“童年的记忆”“令人震撼的动物故事”“世界的奥秘”“思念的力量”“感受这个世界”“中国楷模”“中华成语故事”“古诗词积累——送别诗”“和大人一起读”等板块,建构了四年级儿童阅读的重要平台。这些经典板块,将世界经典儿童诗、故事等展现在学生眼前,是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内容的有机延展和补充。所选文章与部编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有密切的关联,符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
名家编选——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编选 。
名篇荟萃——汇聚中外名篇,一套书通读300篇名作。拓展阅读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与写作水平 。
名师推荐——多轮一线教师研讨论证、每篇有高级教师指导阅读、多位专家级教师倾力推荐
1.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语文第二课堂》在每册书中都设置了中华成语故事单元,以及按照主题划分的古诗词鉴赏单元,在模块设置上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从选文方面,也侧重了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的文章收入。如一年级《花开的旋律》中,收录了汪曾祺的《仓老鼠和老鹰借粮》,故事里的对话语言就像歇后语一样朗朗上口,例如“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不仅仅是歇后语的形式,而且合辙押韵。再如二年级上册《梦想的芬芳》中收录了鲁兵的《十二生肖歌》,在轻松的歌谣中感受传统生肖文化。
2. 增加了部编版教材重视的革命传统教育内容
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在每册都设置了“中国楷模”单元,这部分内容中,既有战斗英雄,像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也有行业模范,如“铁人”王进喜;还有文化领域的鲁迅、老舍,以及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助人为乐的雷锋等。这部分内容,都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3. 注重向语文生活延伸
亲子共读 配合部编版教材的单元设置,这套《语文第二课堂》也设置了亲子共读的单元,并设置了共读后的指导性问题,充分调动父母教育的力量进入语文阅读生活中来。
开放性 在收录的每篇文章之前,还设置了导读环节,文章之后设置了指导性阅读环节,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文章的评点,都注重开放性的要求。设置的问题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例如“你知道关于端午的哪些民俗吗?”或是指向生活,例如“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
4. 重视反映新的时代风貌、新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中国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还是国外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也无论是哪一时代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无一例外地将学习语文的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相对于“人文性”这一概念,我们将这一点说成是语文的“工具性”。这么说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对“工具性”的理解是不够的。在我们的感觉中,“工具性”似乎是一个与“人文性”在重要性上是有级别差异的概念。 我们在说到“工具性”时往往都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越是强调这一点就越是觉得它是一个矮于“人文性”的观念,只是我们不得不说才说的。其实,这里的“工具性”至少是一个与“人文性”并驾齐驱的概念。 离开语言文字,讨论任何问题几乎都是没有意义的。另外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根本上也是人文性的。难道不是吗?二十世纪哲学大转型,就是争吵乃至恶斗了数个世纪的哲学忽于一天早晨都安静下来面 对一个共同的问题:语言问题。哲学终于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通向语言的。不将语言搞定,我们探讨真理几乎就是无效的。于是语言哲学成为几乎全部的哲学。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不只是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它们是存在的状态,是存在的结构。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维特根斯坦等,将全部的时间用在了语言和与语言相关的问题的探讨上。甚至一些作家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语言的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他写小说的思路和方式很简单,就是琢磨一个个词,比如“轻”,比如“媚俗”“不朽”等。他告诉我们,一部小说只需要琢磨一两个词就足够了,因为所有的词都是某种存在状态,甚至是存在的基本状态。
曹文轩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之一。2016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代表作品《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蜻蜓眼》《火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