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有:前言,绪论,禅宗的创立,双峰与东山法门,六组慧能传奇,慧能门下的精英,五家七宗,禅僧神韵,禅林觅珍等。
前言
绪论 达摩以前的中国禅学
章 禅宗的创立
节 拈花微笑话禅源
第二节 禅宗西方二十八祖
第三节 菩提达摩的故事和达摩禅
第四节 慧可与僧璨
第二章 与东山法门
节 四祖道信与《人道安心要方便法》
第二节 弘忍的东山法门
第三节 开创禅宗北渐派的神秀
第四节 东山法门的其他弘传者
第五节 牛头法融
第三章 六祖慧能传奇
节 五祖授衣传法
第二节 风幡之争
第三节 慧能的行化与人灭
第四节 关于《坛经》
第四章 慧能门下的精英
节 荷泽神会
第二节 青原行思与石头希迁
第三节 南岳怀让与马祖道
第四节 百丈怀海
第五节 慧能门下的其他弟子
第五章 五家七宗
节 沩仰宗
第二节 临济宗
第三节 曹洞宗
第四节 云门宗
第五节 法眼宗
第六节 杨岐派与黄龙派
第六章 禅僧神韵
第七章 禅林觅珍
第八章 禅宗丛林规制
菩提达摩是禅宗的西方二十八祖,东土之初祖。本是南天竺香至国(一说是波斯国)王之第三子,名菩提多罗,后遇般若多罗,改号菩提达磨,意译为道法。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仙共称为同门下的二甘露门。侍师四十年后受衣钵,师示寂后,教化信奉小乘经的佛陀跋陀罗的弟子佛大胜的派下而举其名,经六十年教化其侄异见王。据说般若多罗临终时对他说,希望你在我灭度后六十年,将正法眼藏传到中国去,并说一偈日:“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偈语暗示了菩提达磨到中国弘扬禅,“跨水”预示将渡海东行,“逢羊”指他在广州登岸,因广州又称羊城;“渡江”说的是在中国南方弘法的不便,当去北方。于是,菩提达磨秉承般若多罗的遗训,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九月二十一日到达广东的番禺。刺史萧昂奏之武帝,武帝遣使于十月一日迎入金陵。梁武帝是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一见达磨便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旦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曰:“如何是圣谛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达磨与梁武帝语不相契,知其机缘未熟,十一月二十三日离金陵往魏,直赴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时人不解其意,称为壁观婆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