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只是作家这座冰山露出海面 最耀眼的十分之三
2016年10月份,我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了阿根廷和智利, 这两个国家都属于拉美文学的高峰地带,阿根廷有博尔赫斯,哥伦 比亚有马尔克斯,智利有聂鲁达,秘鲁有略萨。当年的“拉美文学 大爆炸”,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50后”“60 后”“70后”“80后”四代作家都深受其影响。因此拉丁美洲是中 国作家向往的文学圣地。去了之后,很有收获。不仅是崇拜者的朝 圣心态使然,更是通过体察大师们当年的生活环境,接触他们身边 的人,慢慢地想通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我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参观了博尔赫斯当年工作的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拜谒了他的故居,还在后面的那个小花园里坐 了坐。正好阿根廷国家图书馆正在展出博尔赫斯的手迹和画作,看 到他的手迹,我觉得有一种不一样的东西慢慢地走进心里了。博尔 赫斯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在我们心目中神一样存在的博尔赫斯, 其手迹竟是很普通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像是一行行排列整齐 的芝麻。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绝大多数手稿不是他的小说或诗歌作 品,而是关于阿根廷和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历史、人文、地理, 白人和土著的故事,江湖豪侠的人物传记,包括作家、流氓和恶 棍,还有关于本国的风俗、历史沿革等的研究成果,甚至是他所认 识的普通人的生存方式、家族故事,他们的命运遭际等等,包罗万 象。我从博尔赫斯这里明白了,如果说作家是一座冰山的话,他的 作品只是海面上最耀眼的那十分之三,而真正使他伟大的是海面下 托起他的十分之七!
文学作品的伟大首先是作家本身的伟大、他的思想的伟大, 是作家跟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的融合与升华。有时候 我们可能会凭天分出点小名,然后就沾沾自喜,渐渐发现打不开自 己了,于是疯狂阅读经典作品想获得秘籍。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误 区。因为作家不是单一的人,他是一个庞杂的人,你无法仅仅通过 他成型的作品去学习到他真正伟大的东西。
有时候,对于作家来说,丰富的社会经历和阅历,要比读完一 个图书馆的书还要重要,有些东西要靠体验而不是脑子去感受。有 野心的作家应该是本土文化、历史的学者,是风土人情的集纳者, 是时代的在场者,是周围人们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采访者。要 把身处的社会、时代、民风都了然于胸,把自己变庞杂、变丰富, 把自己的厚度增加,然后再厚积薄发。
作家要有一颗诗人的心
诗歌起源于祈祷,是最纯正的艺术形式,是艺术之心,是人类 与神灵对话的艺术形式。我们生活在凡俗之中,要接近缪斯,就要 有一颗诗人的心。无论是否从事文学创作,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 应该有一颗诗人的心,作家更应该这样。这样,你的生命、情绪、 思想都会朝向光明和希望。
要有一颗诗人的心,说到底,说的是一个作家的内心修养。
谈修养,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可笑的事,但愈是这样,愈加说 明它的可贵。周星驰为什么能成为喜剧大师?在自传性电影《喜剧 之王》里我们看到,主人公虽然是个跑龙套的,但他看的书是《一 个演员的修养》,你就能知道他的抱负跟别人不一样,他抱定的是 严肃的艺术态度,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取得了无人 能够超越的戏剧成就。
写作也是一样,既然从事文学,就不能急功近利。写出一两 篇漂亮作品,通常情况下都是昙花一现。作家首先要把自己变成诗 人,变成学者,变成时代的在场者。因为你在场,所以你思考,因 为你思考,所以你获得思想。所有关系到身边的人的生存的问题, 生命质量、精神追求的问题,都应该去思考,想不通了,再到哲学 巨著中或思想家著作里寻找答案,用作品提出问题,求证于历史和 当代。作家不关心时代,不关心民族命运,躲在书斋里,没有社会 危机感,便会跟时代游离,作品出不了圈子,产生不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力。
作家要完成与经典的对话,这样你才能了解文学史,了解整个 文学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有多少表现形式,它的精神指向和艺术归宿 是什么。作家还要完成与自己时代的对话。这比绞尽脑汁去想小说 的开头要重要得多。
进行十年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充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了解 本民族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然后再去写作,作品就会成为山一 般的存在,无人能够逾越。不做作品之外的工作,今天看着光鲜出 名,明天作品就化成纸浆泥土,我们不能因为对文学的激情和热爱 而把最应该下的功夫忽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