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当前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形势,以“融媒体新闻人才”培养为宗旨,梳理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涵拓展与技能创新;重新解释新闻生产的有关术语,形成较新的新闻实务理论体系;具体阐述创新性采访与写作能力的基本特征与实施方法;并选择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与生产方式;同时注重新闻专业主义与创新发展的结合,强调融媒体时代的新型记者应是新闻专业素养与全媒体技术素养的兼具者。本书结构体系遵循从基础到运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接受与能力养成。
新闻业务是新闻传播学领域最具实践性与先验性的部分,在新闻事业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新闻采访与写作这类最根本性的新闻业务技能发生变化的程度远远胜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其他分支内容。事实上,整个新闻业态变化与转型的速度越快,新闻业务的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与实际新闻工作之间的吻合度就会越发降低,教学工作往往滞后于实践生产,这是新闻教育尤其是新闻业务教育一直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互联网技术大幅度改变了新闻业务的生产方式,也同样改变了新闻专业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涉及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等诸多宏观与细节的改革。当各大高校与传媒有关的专业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与课程改革时,传统的专业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与新闻传播工作一线接轨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类课程,急需与当前新闻生产实践相吻合的新教材出现。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高校新闻教育做出重要指示:一是在新闻理论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二是在新闻实务上创新手段,培养新型新闻传媒人才。采访与写作的能力是新闻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业务能力,与之相关的课程则是重要的核心课程。但互联网时代新闻制作,生产、传播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现状冲击着传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模式。目前,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展开,但零散、应时的改革居多,缺少对教学类书本的系统建设与改革。
互联网技术的第一大特征就是跨界融合,媒介融合成为这一特征作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明显表现。媒介融合将过去相互竞争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专业媒体与自媒体,统统整合在互联网的平台性媒体终端,形成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元融合媒介信息展现形式,新闻报道的制作过程变成了复合性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一元渠道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变为多维方式的新闻信息采集与输出,新闻记者从分媒介时代的单项人才提升为复合技能的全面能手……在此背景下,过去按照媒介分类而建立的新闻业务类课程体系已经完全被“媒介融合”打破,“新闻/纸媒采访与写作”“电视采访与写作”“广播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采集与编辑”等分别致力于不同媒介人才培养的新闻业务课程,也正在逐渐走出界限分明的藩篱,经过教学中的增减、融合、跨界、重构之后,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创新采访与写作的课程内容呼之欲出。
媒介融合之后的新闻传播业面临着结构性重塑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媒介的边界扩展让原来独守一隅的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以及门户网站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有活力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用户自媒体、组织机构性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出现冲击了传统专业媒体主导的媒体格局,多元信息构成在丰富充实媒体世界的同时,也扰乱了媒体生态秩序。既要维护新的“媒介基因”持续有效的贡献,又要保证重构之后的“传媒生命体”能够健康有序地生长,只有重新建构传媒规则。有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为“无边界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重塑”。重塑专业的新闻传播规则,不是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的简单捍卫,也不是为新型媒体形式另立门户,而是站在媒介融合的立场之上,多方主体力量共同建构责任共享、利益互惠的媒体生态准则。在此基础上,新闻信息产品的制作与生产同样需要找到新的规律与法则,减少或规避新闻信息传播中的杂象丛生与虚假混乱的现象。因此,极有必要结合新型的新闻生产案例与基础性的新闻业务理论,探寻逐渐常规化、有序性发展的新闻信息制作与传播规律,并著之笔端,形成系统的教学课本,最终作用于新的高校新闻业务类课程教学和新时代的融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
本书正是想通过理论梳理、现象分析与方法归纳,将传统的与当前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加以汇编整合、提炼总结,形成适应于新媒体环境的创新性的采访与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本书根据当前新闻信息产品生产的最新发展情况,以新时代融媒体新闻人才培养为宗旨,梳理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涵拓展与能力创新,具体阐述了创新采访与写作的能力特点与培养方式,并以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与生产方式。
第一章 创新采访与写作概述
第一节 创新采访与写作的背景与前提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涵与发展
第三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主体及其边界延伸
第二章 创新采访与写作的媒介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 图文类采访与写作的媒介技术
第二节 视听类采访与写作的媒介技术
第三节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 创新采访的核心能力
第一节 发现与判别新闻的能力
第二节 采访前准备的能力
第三节 采访中的提问能力
第四节 观察与倾听的能力
第五节 多媒体记录的能力
第四章 创新写作的实践方法
第一节 创新写作的体裁发展
第二节 创新写作的手法变革
第三节 创新写作的特殊类型
第五章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策划实践
第一节 融媒体策划概述
第二节 融媒体策划的方法与实践
第三节 融媒体策划的思维培养
第六章 微博微信新闻的制作与生产
第一节 微博新闻的制作与生产
第二节 微信新闻的制作与生产
第七章 数据新闻的制作与生产
第一节 数据新闻的界定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数据新闻的选题与数据采集
第三节 数据新闻的数据处理
第四节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
第八章 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与生产
第一节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类型
第二节 短视频
二、摄影记者09rk访与报道
(一)摄影记者及其采访与报道
摄影记者,是运用摄影技术手段进行信息采访与报道的传媒专职人员,其信息报道的表现形式是照片。摄影记者的采访与报道是抓住新闻正在发生或发生前后的关键事物、场景、事件,进行富有新闻报道价值的拍摄,拍摄正是他们的主要采访行为。除此之外,也包括采访的准备与策划、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采集获取等行为。
(二)摄影记者的主要能力
摄影记者的主要能力包括“技术性能力”和“非技术性能力”两个部分。
摄影记者的技术性能力是胜任这一岗位的根本,同样分为两种能力,一是拍摄的能力,二是后期制图的能力。因此基础的入门技术至少应该涉及对摄影设备的熟练操作(一般是对单反照相机的使用)、对制图编图软件的运用(一般学会使用常用软件Photoshop或其他软件)。
非技术性能力则是在熟练的摄影技术基础之上的高级要求,也是摄影记者区别于摄影工匠的地方,这其中包括:敏捷的专业灵感、创作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快捷的反应力、拍摄的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持久力,等等。摄影记者是一个非常辛苦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足够的激情与热爱,这样才能坚持下来,并且需要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采访阅历,拍出杰出的作品。
(三)摄影记者的技术设备
摄影记者采访报道时的工具是自己的拍摄设备以及后期的修图软件,是其展开采访工作的重要武器。下面介绍几款摄影记者常用的设备。
1.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是指“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的相机,与老式的“双镜头反光镜取景式”“旁轴取景式”相机相区别,现在多是“数码单反相机”(即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常简称为DSLR)。单反相机不仅在取景方式上优于过去的相机,最重要的是其成像质量高,纯机械快门利于抓拍,可以更换不同镜头,大量的手动功能优化其精确度与速度。单反相机的操控性能好,运用范围广。单反相机也有缺点,主要是体积较大、重量大、携带不方便,若是专业级单反,则操作复杂,后期需要更多投入与精细保养。但是,单反相机高质量的成像与抓拍功能好的特点,使其在采访中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性。
2.卡片相机
卡片相机,即卡片数码相机,也是民用的常规数码相机。这类相机外形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但缺少专业性的高级功能,成像质量一般,电池易损耗,所以一般是大众消费型相机,专业摄像者则通常不会选用。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拍摄功能日益强大,普通大众对卡片数码相机的使用率也逐渐降低。
3.微单相机
微单相机是微型相机与单反相机的结合,是介于卡片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的产物,它既有卡片机的小巧外形,又有单反机的成像质量,兼备了两者的优点。因此,微单相机被戏称为“革命机”(Compact System Camera)。微单相机适合那些既想获得非常好的画面表现力,又希望有紧凑型数码相机的轻便性的目标客户,而对于专业摄像者,它更多时候是一种补充式的“第二机”,因为相对于单反相机,它在取景速度与对焦速度上都稍慢一些。
4.智能手机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强大,智能手机运用于图像采集的时候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采访中,手机甚至成为拍摄的“主力军”。手机的便携性、贴身性使其成为最具有实时拍摄功能的设备,同时它拍摄成像上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者在采访中大量使用手机。但是总的来看,手机的摄影效果还是不如专业相机,比如它存在由于机身小带来的晃动方面的问题,技术有限造成聚焦慢、室内曝光不足、景深不够等问题。而随着大量与智能手机匹配的外接设备及功能性应用APP的出现,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5.无人机航空设备
无人机航拍技术,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图片与视频类新闻制作的新型拍摄技术.它是以微型的无人机作为空中的平台支架,装配上具有遥感功能的摄影摄像设备,如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以及科研领域常用的红外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等,通过遥控技术实现高空拍摄。用无人机进行新闻信息采集,主要应用在高空远景图片与视频的拍摄,其独特视角呈现的新闻现场、。环境景象往往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力。无人机航拍一般选择飞得久、反应快、清晰度高的设备。同时因为这是一项具有风险性的拍摄,所以我国在2016年出台的《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对拍摄者资质、无人机规格等要素都做了严格要求。
6.后期修图软件
目前国内外传媒类相关专业学习的专业修图软件多是Photoshop(简称PS)。PS是数字图片处理的专业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图像删减、图像合成、调色、构图、抠像、去污、移动及各种特殊成像效果。同时,手机照片促使大量手机图片处理APP出现,如Adobe公司的PSExpress、Snapseed、VSCO、Instagram等众多修图营运软件,能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照片的简单处理;其中如Instagram将修图功能与社交功能紧密结合,实现了制作与分享的“零过渡”,成为热门的社交平台。同时,后期处理图片要适度,过度的后期处理,可能反而会对图片造成不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