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马坤老师说:蔬菜名字里藏着大学问呢!
认识一种蔬菜,首先要了解蔬菜的名称,但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同一种蔬菜,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叫法。就像人有大名和小名一样,蔬菜的名称分为学名和俗名。比如《卷啊卷 卷心菜》里,卷心菜其实是俗名(上海地区的叫法),甘蓝才是它的中文学名。再比如,马铃薯是中文学名,土豆(华北地区)、洋芋(西北和西南地区)、洋山芋(上海地区)是俗名;番茄是中文学名,六月柿(古代名)、西红柿(华北地区)、洋柿子(西北地区)是俗名;茄子是中文学名,古代叫伽、酪酥、落苏,至今上海地区仍沿用着落苏的叫法,如果其他地方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不懂了。
蔬菜名称的复杂性和蔬菜物种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同一个蔬菜类别,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进化会展现出巨大的差异,形成各种外观差别显著的小种,这就是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体现。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基因源泉,促进了物种的进化,也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美味食材选择。
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工程师刘夙老师说:这些蔬菜原来是一家!
怎么判断哪些蔬菜是一家呢?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先看花!这些亲缘关系紧密的蔬菜,花朵的相貌往往比较相似。比如卷心菜和萝卜,同属于十字花科。尽管它们的根、茎和叶的外形差异很大,但只要一开花,就暴露出了家族特征。
再来看看土豆、茄子和番茄,它们的长相不同,口味各异,但都属于茄科这个大家族。只要一开花,我们同样能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事实上,这三种蔬菜的果实形态本来也很相似,都是小小的、圆球形的浆果。
相比之下,尽管土豆和芋艿、红薯都属于根菜,但它们却没什么亲缘关系。芋艿属于天南星科,和绿萝、海芋之类常见的观赏植物同属一个家族,它们的单朵花都不显眼,常常是很多朵花合起来组成一个棒状的花簇;红薯则属于旋花科,和牵牛花是近亲,它们的花都是漂亮的喇叭形。
植物学家根据蔬菜的亲缘关系来给它们分类,不仅是为了探索它们的起源和身世,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找出各类蔬菜至今仍在野外生长的近亲,请它们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良蔬菜品种。正因为如此,各类蔬菜的大家族不断壮大,品种不断丰富,口味也更加多样。
上海市浦东新区蒲公英幼儿园的陆益老师说:这套书对于我来说是童年的记忆!
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关于蔬菜的经验仅限于每日的餐桌。而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房前屋后都有自己的菜园子,和这套书里所呈现的景象特别像。
书上说,蔬菜的种子可以在园艺店买到,在我小时候,好像不同种子买的地方都不一样。例如,卷心菜的种子细细的、小小的,是从种子店里买来自己播种的;而番茄和茄子则是从农贸市场买回来的,买回来的不是种子而是一棵棵小幼苗。那时候,每当爸爸妈妈从镇上把各种秧苗买回来,我就知道春天来了。
去田里采摘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像《红通通的番茄》里说的是谁探出了红通通的半边脸,红通通的番茄是对那些眼睛最亮的孩子的最高奖励。番茄从绿色变成红色,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有时候等不及番茄全部变红就急着把它摘下来咬上一口。
这套书对于我来说是童年的记忆,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也许就是一颗种子,对于蔬菜这一植物生命体萌发好奇,并想去探究的种子。
蔬菜书,可以这样读
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小学校长蔡骏说:一套蔬菜书,怎么读才算真的读?
首先是读,出声读!
嗨,一起来读一读《卷啊卷 卷心菜》吧:
冬天的卷心菜沉甸甸,新鲜的叶片一掰:嘎嘣,嘎嘣,嘎嘣……
咦,掰着掰着声音变了:咔嚓,咔擦,咔嚓,咔嚓,啪嚓,啪嚓……
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声音会变?为什么颜色会变?卷心菜你从哪里来?卷心菜都长一个样吗?冬天开满院子的花,是卷心菜花吗……
蔬菜书,还能怎么读?
然后就是吃,边吃边读!
哪本最好吃呢?对蔡蔡来说,非《大块头萝卜》莫属。
可以做萝卜肉骨汤、红烧萝卜、清炒萝卜、萝卜炖牛腩……
别忘了关东煮里的萝卜哟!至于新鲜萝卜晾干后成为萝卜干,那可是农家早餐必备。
如此五花八门的萝卜烹饪法,总有一款打动你。
蔬菜书,还能怎么读?
还可以种!最容易种的是《圆鼓鼓的土豆》。
土豆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也是从种子里长出来的吗?
不对不对土豆是从土豆里长出来的。
拿一个土豆种,切下一块有牙眼的土豆块,切口的那一面朝下放到土里。就这么简单。
静候一段日子,你会惊喜地发现:发芽喽!再往后,土豆开花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只有亲自种植土豆,才能遇见美丽的土豆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