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的关键问题。作者通过对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城市的282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做的职业调查,发现了人际网络在劳动力流动中的关键性作用。
格兰诺维特根据交往时间的长短、感情的强烈程度、亲密行为的有无以及互惠行为的表现,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分为强关系、 弱关系和无关系。他根据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点提出,主要是弱关系纽结而非强关系纽结才是信息传递的真正桥梁,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弱关系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而这就对传统的搜寻模型提出了挑战。
当代社会学界非常具有经济头脑的学者,为你揭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奥秘。我们在哪里和如何度过工作时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
中译版序言
很荣幸为《找工作》中译本的读者撰写序言,因为这个主题与世界上最急剧增长的经济的参与者——中国——特别相关。虽然本研究的原始资料是在30年前的美国收集的,但是我相信,本研究与中国的情况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正如我在1994年《找工作》第二版的“后记”中表明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展的后续研究揭示了: 尽管经历了技术创新的重大波动,但是关系网络在人职配置中的重要性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正如我在一篇面向经济学家的论文中所强调的,我们的经济行动中所需要的多数信息,当然包括有关工作或潜在雇员的信息“是敏感的、微妙的和很难查证的,所以行动者并不相信非个人来源的信息,他们反而依赖于所认识的人”(Granovetter, 2005: 33)。
许多评论者长期以来认为,社会网络是中国经济的一种基本的独特润滑剂,关系(Guanxi)——由于实际目的而使用的联系——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特别的,不管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某种形式的社会网络将总是重要的。其他人则论辩说: 随着经济趋于市场化,经济生活将更具有非个人化的色彩。高德(Gold)、古斯瑞(Guthrie)和万柯(Wank)主编的一部论文集《中国的社会联系: 制度、文化与关系本质的变迁》,收录了这些具有卓越贡献的辩论(Gold, Guthrie and Wank, 2002)。
许多观察者指出,中国制度的某些独特方面对下述结论做出了修正: 一个人也许会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发现网络运作的真相。例如,边燕杰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时期,当工作分配主要由工作单位来控制时,在帮助人们找到所期望的工作的过程中,强关系比弱关系更有效。这个发现与我在美国情境下的原始研究结论相反: 美国劳动力市场是去中心化的,使用弱关系是一种主流的趋势(参见Bian, 1997)。人们会根据这个研究发现进一步推测: 当中国经济趋向于去中心化、劳动力配置变得更加非正式化时,弱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摆脱了社会网络的使用;相反,所改变的是社会网络的使用方式,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同的比较价值。越来越多的近期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变得更动态和更趋于市场化,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并没有像其形式的改变那样发生急剧的衰落。因此,万柯在其关于厦门的精彩研究中指出(Wank, 2001): 随着私营公司的经济机会增多,公司
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从庇护制转化为更具商业色彩的形式,权力平衡的重心从官员转向官员与商人之间更平等的地位,但是在这种新的状况下,关系的维持对于双方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Wank, 2001: Chap.1)。林益民描绘了一幅相关的更宏观的全国图景,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交换关系的扩张,伴随着公司与地方之间以及内部交换的类似扩张。这种极具个人色彩的交换在过去30年发生了新的变化,并且极大地塑造了经济后果(参见Lin, 2001)。
因此,近期的研究结果澄清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并没有随着一种经济的现代化而消失,但是必须对其进行精密的研究,因为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的形式、内容和结果发生了与经济和制度环境相应的变化。我们非常需要系统地研究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了使用社会关系的方式。任何现代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将劳动力配置到部门、行业和地区的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我希望《找工作》的中译本激发中国学者细致地考察在新中国的环境下社会网络如何运作。本书将有助于阐明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马克??格兰诺维特
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琼·巴特勒·福特(Joan Butler Ford)讲席教授,社会学系教授。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嵌入理论和弱连带优势理论提出者、经济学“引文桂冠奖”得主。
译者简介:
张文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译者导读i
中译版序言xx
第一版序言xxiv
第二版序言xxvii
致谢xxxi
导论......001
第一篇 迈向因果模型......025
第一章 “工作搜寻”与经济学理论......028
第二章 关系人及其信息......046
第三章 信息流动的动力......056
第四章 空缺结构的动力......069
第五章 关系: 建立与维持......080
第六章 生涯结构......094
第七章 某些理论性结论......103
第二篇 流动与社会......115
第八章 流动与组织......117
第九章 比较的视野......130
第十章 应用......144
后记 重新思考和一项新的议程......155
附录A 研究设计与操作......223
附录B 编码规则与问题......239
附录C 致被访者的信和访问程序......249
附录D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 嵌入性问题......262
注 释......305
参考文献......315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