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环境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二重性理论、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对应我国具体实际以及实施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基于CGSS 2003、CGSS 2010、CGSS 2013、CGSS 2015的相关调查数据模块、大学生环境素养调查数据以及H市居民垃圾分类的观察与访谈资料,采用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实施环境行为的水平较低,呈现日常性、浅层性、弱参与、简易性等特征。具体而言,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实施更高水平的私域环境行为,但公众在公域环境行为实施方面并无显著差别。
前 言
严峻的环境状况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而要改善环境状况、提升环境质量,除了采取科学和技术治理手段,还需要改变公众已有的环境破坏行为,积极培育公众环境行为。这都建立在正确认识和理解公众环境行为,找到影响公众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之上。本书借鉴国内外环境行为相关研究成果,对应我国具体实际以及实施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结构二重性、日常生活实践、生活环境主义等理论,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环境模块、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健康模块与环境模块、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能源模块、大学生环境素养调查数据以及H市居民垃圾分类的观察与访谈资料,采用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
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实施环境行为的水平较低,呈现日常性、浅层性、弱参与、简易性等特征。具体而言,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实施更多的私域环境行为,但公众在公域环境行为实施方面并无显著差别。2003~2013年十年间,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并没有显著变化,整体依旧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于2003年城市居民私域环境行为与公域环境行为的相应水平,2013年城市居民私域环境行为水平有一定提升,公域环境行为水平则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信息分割假设、环境意识假设在本书中均得到验证,但阶层地位假设未获支持,环境污染驱动假设、环境保护二元体系假设仅得到部分验证,即大众传媒接触越多、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对居住地环境保护力度有着明确判断的公众就会越积极地实施环境行为,而阶层地位对公众环境行为并无显著影响,且环境意识作为中介变量,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实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内在约束的影响相对大于外在制约的作用。
公众的客观健康状况越差,则其获取的环境健康知识越丰富,并会促使其积极采取健康促进行为,进而实施更多的私域环境行为与公域环境行为。公众的主观健康状况越好,......
彭远春
湖南隆回人,社会学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中级社会工作师。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兼任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南大学社会调查与民意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在《人口研究》、《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六全书架构
第二章公众环境行为的基本状况
一基于CGSS 2003与CGSS 2013数据的对比分析
二基于CGSS 2010数据的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公众环境行为的城乡差异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数据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健康状况与公众环境行为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二数据与变量测量
三数据分析
四讨论与建议
第五章公众节能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节能行为文献回顾
三研究设计
四数据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生活者的主体衡量与垃圾分类行为
一绪论
二研究设计
三垃圾分类的信息收集
四垃圾分类的行为准备
五垃圾分类的行为实施
六垃圾分类的行为反思
七结语与启示
第七章大学生环境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设计
四数据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