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05年,他26岁,大学毕业已经5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当时他已结婚,有一个男孩,家累不轻。然而,他却利用业余时间,在一年之中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物理学论文,创造了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书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爱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施塔赫尔主编并详撰导言。书中汇编了上述5篇经典性论文,包括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 论布朗运动的论文,两篇奠定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以及关于量子假说的论文,并对每篇论文作出背景说明、加上编者注,卷首则冠以当代数学、理论物理学名家罗杰??彭罗斯撰写的序言。因此,本书对于了解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的原始思想及其如何改变物理学的面貌,不仅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且还有更为深刻的启迪作用。
“哲人石”,架设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
“哲人石丛书”对于同时钟情于科学与人文的读者必不陌生。从1998年到2018年,这套丛书已经执着地出版了20年,坚持不懈地履行着“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的出版宗旨,勉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设着桥梁。《辞海》 对“哲人之石”的解释是:“中世纪欧洲炼金术士幻想通过炼制得到的一种奇石。据说能医病延年,提精养神,并用以制作长生不老之药。还可用来触发各种物质变化,点石成金,故又译‘点金石’。”炼金术、炼丹术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悠久传统,现代化学正是从这一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以“哲人石”冠名,既隐喻了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终极追求,又赋予了这套丛书更多的人文内涵。
1997年对于“哲人石丛书”而言是关键性的一年。那一年,时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翁经义先生频频往返于京沪之间,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热衷于科普事业的天体物理学家卞毓麟先生和即将获得北京大学科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潘涛先生,一起紧锣密鼓地筹划“哲人石丛书”的大局,乃至共商“哲人石”的具体选题,前后不下十余次。1998年年底,《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等“哲人石丛书”首批5种图书问世。因其选题新颖、译笔谨严、印制精美,迅即受到科普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随后,丛书又推出诸多时代感强、感染力深的科普精品,逐渐成为国内颇有影响的科普品牌。
“哲人石丛书”包含4个系列,分别为“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当代科学思潮系列”和“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系列”,连续被列为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目前已达128个品种。丛书出版20年来,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频频获奖,如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全国十大科普好书、科学家推介的20世纪科普佳作、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佳作奖、《Newton-科学世界》杯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图书奖等。
约翰·施塔赫尔(John Stachel),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1958年获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年至退休任波士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兼爱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集》的首任主编。
001 — 中文版说明
003 — 序言 罗杰·彭罗斯
009 — 百年纪念版导言 约翰·施塔赫尔
057 — 英文版出版者前言
001 — 导言
021 — 第一篇 爱因斯坦论测定分子大小的博士论文
032 — 论文1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
051 — 第二篇 爱因斯坦论布朗运动
062 — 论文2 热的分子动理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
073 — 第三篇 爱因斯坦论相对论
090 — 论文3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121 — 论文4 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125 — 第四篇 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假说的早期工作
134 — 论文5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151 —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