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是对黑龙江省同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成果的集中反映。在充分应用耕地信息大数据智能互联技术与多维空间要素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成果评价的基础上,首次对同江市耕地资源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黑龙江省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不仅客观地反映了该市土壤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和影响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揭示了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而且详细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属性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提取、数据质量控制、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方法和程序。此外,还确定了参评因素的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该市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这些成果不仅为今后改良利用土壤、定向培育土壤、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提供了路径、措施和科学依据;而且也为今后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黑龙江省耕地地力定量评价体系,实现耕地资源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评价互联网络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共七章,首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第二章:耕地立地条件;第三章:耕地土壤类型、分布及概况;第四章: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第五章:耕地土壤属性;第六章:耕地地力评价;第七章:耕地区域配方施肥。书末附6个附录供参考。
《黑龙江省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科普融为一体,是黑龙江省农林牧业、国土资源、水利、环保等大农业领域各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教师和农民群众掌握和应用土壤科学技术的良师益友,是指导农业生产必备的工具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飞速发展,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最迫切的任务,而加强土地管理,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成为提高粮食生产潜能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随着农村经济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种植结构、产量水平、肥料施用的总量与种类及农药施用等诸多方面出现的变化,现存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把握耕地资源状态、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是掌握耕地资源状态的迫切需要;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的必然要求;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性措施;是促进农业资源化配置的现实需求。做好这项工作是为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研究,新型肥料的开发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按照《2006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方案》《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及黑龙江省2006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精神,于2007年开始启动。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得到了同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资金的支持,并多次召开专项推进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由主管农业副市长负总责。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全程得到了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及同江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工作于2010年12月基本完成了调查与评价任务。
在2007-2010年的4年时间里,共采集土样近万个,通过调查分析,对同江市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评价分级,总结出同江市耕地地力退化的原因,提出了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培肥;耕地资源整理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平衡施肥与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等建设性意见。建立了同江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绘制了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等级图等图幅。并专人负责编写了《同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报告》,整理和记录13项次化验分析数据。耕地地力评价对同江市耕地资源进行了科学配置,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全市耕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耕地地力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地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制订出了当前耕地改良和利用的对策,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可以延伸到现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实践、精准农业探索等应用型研究领域,是一项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为同江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依据。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于调查内容多、分析评价技术性较强、工作任务繁重,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序
前言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一、土地资源概况
二、自然概况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节 植被
一、森林
二、森林草甸
三、草甸
四、草原化草甸
五、沼泽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
一、农业基础设施
二、农业生产
第二章 耕地立地条件
第一节 立地条件状况
一、地形地貌
二、母质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一、暗棕壤的形成特点
二、白浆土的形成特点
三、黑土的形成特点
四、草甸土形成特点
五、沼泽土与泥炭土的形成特点
六、水稻土形成过程
第三章 耕地土壤类型、分布及概况
第一节 土壤的类型、分布和面积
一、土壤分类
二、土壤命名法
三、耕地土壤分布概况
四、耕地土壤类型
五、土类构成及面积
第二节 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一、土壤化学性状评价
二、土壤物理性状评价
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主要技术流程及重点技术内容
一、耕地地力评价主要技术流程
二、耕地地力评价重点技术内容
第二节 调查方法、内容与步骤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步骤
第三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一、分析项目与方法确定
二、分析测试质量
第五章 耕地土壤属性
第一节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一、土壤有机质
二、土壤全氮
三、土壤碱解氮
四、土壤有效磷
五、土壤速效钾
六、土壤全钾
第二节 土壤微量元素
一、有效锌
二、有效铁
三、有效锰
第三节 土壤pH
第六章 耕地地力评价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依据及方法
一、评价依据
二、评价指标
三、评价方法
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一、一级地
二、二级地
三、三级地
四、四级地
第七章 耕地区域配方施肥
第一节 区域耕地施肥区划分
一、高产田施肥区
二、中产田施肥区
三、低产田施肥区
四、水稻田施肥区
第二节 地力评价施肥分区与测土施肥单元的关联
第三节 施肥分区
一、分区施肥属性查询
二、施肥单元关联施肥分区代码
三、施肥分区特点概述
附录
附录1 同江市大豆适宜性评价专题报告
附录2 同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平衡施肥专题报告
附录3 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与土壤改良利用专题报告
附录4 同江市立足特色农业的发展强化耕地培肥与管护
附录5 同江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附录6 同江市村级土壤属性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