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0》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国内旅游发展状况与特征、国内旅游市场特征、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国内旅游客流空间流动特征、国内旅游节假日市场特征。
2019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2019年我国旅游消费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全年国内游客60.06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8.48%;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11.65%。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进程加快,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区域旅游均衡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2020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由于支撑旅游业发展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增长的大众旅游基本面没有改变,2020年旅游经济总体不至于太悲观。全年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精神,按照中央确定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围绕旅游业疫情应对和疫后重建重点工作,集中抓好国内旅游消费潜力的恢复和释放,重点关注市场下沉和消费升级的新空间。继续加强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培育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对稳就业和促消费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推动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2019年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国内旅游业环境稳定向好。2019年,全国文旅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按照“易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经济稳就业和促销费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更为突出。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环境下,2019年旅游经济运行指数(CTA-TEP)为116.44,处于“相对景气”运行区间,同比上升2.05个点。
国内旅游业发展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经济社会效应更加明显。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10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8%。其中,城镇居民44.71亿人次,占比74.44%,增长8.5%;农村居民15.35亿人次,占比25.56%,增长8.1%。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4.75万亿元,占比82.98%,增长11.52%;农村居民花费0.97万亿元,占比17.02%,增长11.96%。总体来说,我国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条件和机遇仍然很多,我国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二)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变,发展趋势向好
1.区域间潜在出游力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
2020年,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大约为6.0:2.6:1.4,相比较长期处于“7:2:1”的三级阶梯状分布格局,继续呈现收敛趋势。即我国的客源市场有60%源自东部地区,26%源自中部地区,14%源自西部地区。而从发展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70%下降到2020年的60%,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不断升高,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30%提升到2020年的40%,区域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
2.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速度依然高于东部
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目的地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异依然显著,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达、旅游产业基础良好,依然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区域。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旅游+”以及全域旅游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项目和资本逐步向中西部聚焦,中西部的产业化速度高于东部地区。2019年中、西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16.41%和25.24%,超过东部地区的11.82%。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后发效应与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区域之间的合作与战略连接不断加强,使得旅游业正在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力量,为解决我国区域间不平衡发展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第一章 国内旅游发展状况与特征
一、2019年国内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2020年国内旅游发展的趋势展望与建议
第二章 国内旅游市场特征
一、国内旅游市场总体研究
二、国内旅游出游潜力特征
三、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特征
四、国内旅游市场行为特征
第三章 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特征
一、2019年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特征
二、科技创新对文旅产业产生变革性影响
三、国内旅游目的地科技创新案例
第四章 国内旅游客流空间流动特征
一、大尺度旅游客流分析
二、中尺度旅游客流分析
三、旅游流通道便捷度
第五章 国内旅游节假日市场特征
一、假日旅游引领市场回暖
二、假日旅游“安全出行站C位”,高品质、预约游成为新常态
三、假日旅游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