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探讨花生高产潜力,我们改变花生传统的一穴双粒为单粒精播的种植模式,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建了花生单粒精播超高产栽培研究团队。自2013年以来,在山东莒南、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宁阳、冠县及新疆玛纳斯、石河子等多地进行了花生单粒精播超高产生育规律及配套技术的创新试验与示范,连续3年实收666.7m2单产荚果超过超高产指标750kg。其中,2015山东平度市古岘镇单产荚果实收面积666.7m2荚果达到782.6kg((11739kg/hm2),创造了国内外花生单产最高纪录。研究应用花生单粒精播高
万书波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花生栽培专家。从事花生栽培研究38年,在花生高产栽培、品质栽培和粮油均衡增产等理论与技术方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首位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首位),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被山东省政府记一等功。研制行业标准25项、地方标准49项,授权发明专利28项、国际专利11项,发表论文249篇、出版著作21部。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3项、科技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适用技术2项。技术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2004~2018年累计推广2.4亿亩,增效342.7亿元,带动了中国花生增产增效和面积不断扩大,改变了花生是“低产作物”和“小作物”的传统认识。中国食用油年消费总量3400多万吨,国产仅1100万吨,自给率不足32%,食用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在中国主要产油作物中,花生面积第三、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油量均居首位,对保障中国食用油脂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花生生产上,长期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单产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花生平均亩产仅为76kg,被认为是“低产作物”。二是面积小。同期全国花生年均种植面积仅2700万亩,远低于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被认为是“小作物”。三是油用、食用不分。中国花生50%用于榨油,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年产油量可增加13万吨以上,相当于增加150万亩播种面积。但生产中油用、食用不分,严重影响生产加工效益。万书波研究员始终针对中国花生产业重大技术需求,潜心研究,在花生栽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主编的《中国花生栽培学》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撰写的《花生品质栽培理论与调控技术》、《花生产业经济学》、《花生品种改良与高产优质栽培》、《麦油两熟制花生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等著作对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花生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