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运用实证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协同理论及相关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可以作为高校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运用实证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协同理论及相关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这些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硬本领,有承担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有力担当。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时代回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研究意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更是实现德育育人的目标所在。随着社会转型期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身处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信息沟通网络化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会责任感弱化,公共利益罔顾的现象,反映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形式化、工具化而忽略了精神培育和价值理性引领的弊端。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在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式和路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书是笔者承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资助(课题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批准号:17JD710067)的最终成果,结合笔者多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整理调查结果,以多元协同理论、认知理论和建构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系统探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题和困境。希望为高校教育行政管理者、广大的教师及学生工作者在推进德育育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正文分为8章,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核心概念阐释、理论分析框架。本章主要阐述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概念、基本要求及特征,协同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运用,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2章,社会责任感培育历程。本章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包括社会责任感培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教育实践,为研究打下历史基础。
第3章,价值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本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阐述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4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之究。本章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及专家学者已开展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现状,为下一步分析提供现实依据。
第5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之前的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本章全面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剖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逻辑支撑。
杨晓华,女,1976年出生,2003年7月1日,自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作,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专任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绪论
第1章 核心概念阐释、理论分析框架
1.1 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概念
1.1.1 责任、责任感相关概念辨析
1.1.2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1.2 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及特征
1.2.1 基本要求
1.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1.3 协同理论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应用
1.3.1 协同理论的基本内容
1.3.2 协同理论基本方法及运用
1.4 相关理论的应用
1.4.1 道德教育理论
1.4.2 社会学习论、建构主义理论
第2章 社会责任感培育历程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教育实践
2.1.1 校内思想政治教育
2.1.2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2.2 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2.2.1 改革开放后的初期发展
2.2.2 市场经济下的纵深发展
2.2.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全新发展
2.3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
2.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3.2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3章 价值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
3.1 宏观层面
3.1.1 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3.1.2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诉求
3.2 中观层面
3.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心所在
3.2.2 高校发展的使命所赋
3.3 微观层面
3.3.1 强化家庭责任
3.3.2 增强“公民”身份
3.3.3 促进全面发展
3.4 价值导向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逻辑关联
3.4.1 责任感的培育与价值导向目的相契合
3.4.2 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
第4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之究
第5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第6章 国内外经验启示
第7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8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