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是明代著名学者,在仅及半百的人生岁月中,致力于学术创作,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曲等诸多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诗薮》、《少室山房集》、《少室山房笔丛》等著作。 胡应麟不仅勤于著述,而且乐于交游,行迹北抵燕赵,南及吴越,与当时名士李攀龙、王世贞、王世懋等人交往,并且相互通信。该书结合胡应麟本人的著述以及其他文献史料,以年月日为序、归类、集中,将时代背景、相关事件、人物及其活动言论予以排录,并进行考证,对有误之处予以纠正。便于研究者深入了解谱主的生平和活动。
胡应麟本人著述甚为丰富。一些学者在研究胡应麟的过程中,受史料局限,未能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这部年谱长编就在很大程度上便利研究者按照时序查考胡应麟的活动和著述形成时间以及相关背景。同时,作者对以往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商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确切意义上而言,这部年谱长编又起到了对胡应麟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的作用。
谱前:胡应麟先世世系 // 1
正谱:胡应麟行实系年 // 13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1 岁 // 15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2 岁 // 22
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3 岁 // 25
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4 岁 // 27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5 岁 // 28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6 岁 // 30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7 岁 // 31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8 岁 // 33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9 岁 // 35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10 岁 // 40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11 岁 // 43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12 岁 // 45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13 岁 // 46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14 岁 // 49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15 岁 // 52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16 岁 // 54
明穆宗隆庆元年丁卯(1567),17 岁 // 57
明穆宗隆庆二年戊辰(1568),18 岁 // 60
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1569),19 岁 // 80
明穆宗隆庆四年庚午(1570),20 岁 // 82
明穆宗隆庆五年辛未(1571),21 岁 // 85
明穆宗隆庆六年壬申(1572),22 岁 // 91
明神宗万历元年癸酉(1573),23 岁 // 108
明神宗万历二年甲戌(1574),24 岁 // 118
明神宗万历三年乙亥(1575),25 岁 // 129
明神宗万历四年丙子(1576),26 岁 // 139
明神宗万历五年丁丑(1577),27 岁 // 166
明神宗万历六年戊寅(1578),28 岁 // 194
明神宗万历七年己卯(1579),29 岁 // 206
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1580),30 岁 // 216
明神宗万历九年辛巳(1581),31 岁 // 259
明神宗万历十年壬午(1582),32 岁 // 282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33 岁 // 317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34 岁 // 390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35 岁 // 418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36 岁 // 428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37 岁 // 465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38 岁 // 485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39 岁 // 513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40 岁 // 571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41 岁 // 601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42 岁 // 666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43 岁 // 689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44 岁 // 704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45 岁 // 732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46 岁 // 814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47 岁 // 825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48 岁 // 845
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49 岁 // 877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50 岁 // 906
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51 岁 // 924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52 岁 // 940
附录:胡应麟相关资料
附录一 正谱未能编年之胡应麟交游诗文 // 953
附录二 正谱未录胡应麟传记经眼录 // 964
附录三 胡应麟著述序录经眼录 // 976
征引文献 // 982
后 记 // 1000
补 记 // 1003
胡应麟先世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胡瑗(993—1059),以教授于吴,遂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世代传承。元末战乱时,胡氏徙家兰溪。元时兰溪为州,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三月降为县,属金华府。金华府在隋时为婺州,元时为婺州路,属浙东宣慰司。朱元璋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攻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两年后改为金华府。胡应麟遂为金华府兰溪县人,今为浙江省金华市所属之兰溪市。
胡家自徙居兰溪后,五传而为胡富,字宽庵,以经商为业,娶妻郑氏,是为胡应麟祖父母。胡富“质而愿”,“重然诺,安义命,用是贾日困”。于嘉靖三年(1524)七月十五日中元夜(农历,以下不再注明),生子胡僖,字伯安,一字子祥,号公泉,是为胡应麟父。后以子贵,胡富赠奉政大夫、礼部仪制司郎中,妻郑氏封宜人。
胡僖幼时受父命,为纾家困而学医,后弃去,转攻儒学,走科举之路。父奇其意而许之。入学,试辄高等。原刑部尚书、同乡唐龙甚重之,称为“器识亡两”,几欲以女妻之,但以母命而止,然自此遇之特厚,岁时问遗无虚日。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秋,胡僖中乡试,成举人,年二十六。胡僖性恶杀生,有记载云:当乡试时,谋徙僻地潘氏园,有群蚁聚于室,童子欲火之,胡僖不忍,徙于他所。暨入棘,三书义至乙夜而就,蚁戢戢笔端不可逐,久之,始别构四经义,思忽坌涌如泉注,蚁亦绝不见,遂高荐,主司谓其四经义殆神助。胡僖知为蚁报,益谨于物命,所全活龟鳖螺蚌不可计数。曾有赠送其鸳鸯者,胡僖意放之水滨则复落罟师之手,遂棹而至湖心放之,不料遇风,舟几覆,客笑之,胡僖亦不悔。
四月,河复决邳州。(《明史》卷一九《穆宗纪》)
五月壬戌朔,汪道昆由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明穆宗实录》卷五七)赴任途中,汪道昆第三次游览武当山。又在明年二月离任前,编集成《副墨》。(徐朔方:《汪道昆年谱》,第44 页)
六月,滕伯轮由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升为贵州副使。(《明穆宗实录》卷五八)
七月,王世贞为李驹校雠其父李攀龙全集付梓,并为李攀龙作传,品评其作诗之法。(郑利华:《王世贞年谱》,第2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