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探讨孔学与儒学开篇,探究《论语》的夫子大道,解析《易传》与《春秋》的意义,追溯孔子的文化自信和理想社会之源,总结孔学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人生哲学以及修齐治平理念的养成。本书可说是一部有关孔子之学的兼容并包的著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的境界追求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的文化追求
马平安,1964年生,河南卢氏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史。写作出版《春秋何以无道》《大哉 孔子》《走向大一统》《传统士人的家国天下》《中国政治史大纲》《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等著作30余部;在《世界□□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章 孔子、孔学与儒学第二章 先秦诸子言黄帝
第二章 打开《论语》的钥匙
第三章 孔子与《易传》
第四章 《春秋》的意义
第五章 孔子的理想社会
第六章 孔子的文化自信
第七章 孔子的文化选择
第八章 孔子的人生管理
第九章 孔子的事业规划
第十章 孔子的政治智慧
第十一章 孔子的修身大道
第十二章 孔子与音乐
第十三章 孔子的养生智慧
在孔子一生中,他想要做成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这些想做成的事情都不能算作他的人生理想。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实并不复杂,首先,他有着自己的人间大同梦。其次,他想重建东周,也就是恢复周公制礼作乐规范社会秩序的事业;再不然,退而求其次,从大夫、陪臣那里夺权,实现公室集权,彻底改变诸侯国中那种卿大夫、陪臣执国命的不正常的状态。□后,如果以上都实现不了,那就放下一切,读书育人,春日放歌,琴书消忧,悠游林下,去享受自己精神上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