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后, 也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通过宣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指导实践,从而形成普遍的共识,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书稿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从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文化观等几个角度,分别选取了数篇研究成果,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廉洁观教育、转型社会中的德育、幸福观教育、志愿服务教育、文化自信培育等多个方面论述思想政治领域的前言问题。
张晓红,女,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出版著作28本。主要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等课程。
一、政治观.
第一讲国家观、爱国主义及其伦理文化体系
一、伦理学视角下的爱国主义
二、爱国主义的善论
三、爱国主义的德论
四现代爱国主义善论与德论的发展
第二讲当代青年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廉洁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二、当代青年廉洁教育的应然和必然
三、当代中国青年廉洁教育状况
四、典型国家青年廉洁教育经验的借鉴
五、当代青年廉洁教育的发展对策
二、道德观
第三讲转型社会中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调适
一、转型社会中的道德变迁
二、道德选择与道德冷漠
三、转型社会中的道德调适
四、面向新时代的道德建设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哲学阐释与当代价值
一、幸福观的历史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价值指向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多重意蕴
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三、法治观
第五讲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的青年法治教育
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二、青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三、青年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四、青年法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五、青年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六、构建多元参与的青年法治教育模式
第六讲理解中国法治发展的四个向度
一、发展向度:“法治中国”命题的历史沿革
二、内容向度: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与现代化
三、实践向度: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四、思想向度:培育精神
四、文化观
第七讲依托志愿服务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二、依托志愿服务基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必然陛分析
三、志愿服务基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四、依托志愿服务基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路径探索
第八讲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
一、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后记
推荐阅读
国家观、爱国主义及其伦理文化体系
一、伦理学视角下的爱国主义
谈论、研究和教授爱国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人,以利于思考和把握爱国主义本身的内涵和价值。爱国主义,是处理和调和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之间关系的总的指导理念和方针,它本质上属于一种伦理学的范畴,即调整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伦理学概念。因此,可以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它。
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具有两个方面的职能:一是指导人生的方向和目的,指出何谓至善,这是伦理学的善论;二是指出实现上述目的的途径和方理学的德(行)论。对于前者,其基本问题或者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善和恶,也就是如何选择人生的方向和目的;对于后者,伦理学的德论,即通过什么样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类型,人们可以达到或实现至善或完善的生活。
基于上述理论,可一步分析爱国主义相关的一些问题而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既然是一种伦理教育,那么其中就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规律性可以依靠,即爱国主义的善论和爱国主义的德论。
二、爱国主义的善论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西方历史上的国家形式及其 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一个人出生并成为某个城邦的,就他自己而言,要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为自我,热爱他的城邦和同族是他人生中基本的善。否则,他就是一个野人或者幽灵。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一位出族、法外、失去坛火的人。这是较为早期的爱国主义的形态。
希腊人和罗马人把参与国家事务看作人的和最重要的义务,而原始徒并不认为勇敢和正义这些基本的政治德行有什么价值,而是把国家看作和自己及自己的生活的内在原则相疏远和脱离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在国家中,人们争辩尘世的事情,采取尘世的手段,战争和法庭是国家的两个主要职能。原始徒对整个制度的态度持一种克制的态度。他作为一个陌生人和流浪者像构成一般的一部分一样,构成国家社会的一部分,他甚至很少对自己是哪一个国家的成员感兴趣。尽管如此,他作为一个被动的来讲,他的行为是模范的,他服从所有那些不跟他神圣的使命相矛盾的事情,他愿意纳税,遵循所有禁止不义行为的清规,不仅仅是因为害怕惩罚,而是因为良心的缘故。只要地方行政实现正义,他就把它看作的命令和工具。但是,如果他被要求做出违反良心的行为,那么他当然不服从,他不会把自身奉献给异教的神灵和皇帝,不会以他们的名义起誓,因为他宣称对他来说存在着比国家更高的东西——天国。因此,徒既是服从权力的,又在他们对国家的态度中保持着内在的自由。原始教的精神对教会的逐渐世俗化表示了强烈抗议。直到君士坦丁一世时,教变成国教,情况才发生了的变化。整个中世纪的国家与教会是不可分割的,神学笼罩着一切伦理学观念,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本质上已经被爱、爱教会所取代,人的自我实现是在将自身奉献给和教会中实现的,因此,人是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