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研究》以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架构为主体,聚焦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力图以敏锐的学术视角观照前沿热点问题,以生动的形式展示知名学者的学术风采,以多元的见解探索艺术学和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径,以开放的理念促进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良性互动,以丰富的成果呈现各艺术类别的学术景观,为艺术学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丰沛的资源。举办好“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论坛直面问题,聚焦热点,讲评结合,萃集成果,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和学术特色。2019年,“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与路径”“诗·书·画:古典艺术理论的边界与会通”“艺术社会学的潜能与限度”“礼乐文明与当代艺术学研究”系列论坛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相关成果的刊发产生了持久的学术影响。
书记录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自2019年7月起至12月止举办的四期论坛的主要内容。根据四期论坛的主题,本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对“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可能性,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与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潜能,中国文化中礼乐传统对于中国艺术学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学科特色的深刻影响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书稿收录了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对艺术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思索,其对当代艺术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引领性。
|2019年,对于已延续四年的“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来说,是值得纪念的重要年份。这个充满活力的论坛与一份新创的刊物——《艺术学研究》结缘,开始在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学研究的学术天地里求索深耕,凝聚力量,为学界呈现厚积薄发的真知灼见和交流碰撞的思想火花。
随着中国艺术学的蓬勃发展,学科中的问题与挑战也不断显现,为持续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传统,构建艺术学研究的专业平台,发挥学术期刊的导向作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艺术学研究》第1期(创刊号)于2019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韩子勇院长在为创刊号撰写的《创刊词》中指出:“《艺术学研究》的创办,正是希望搭建一个专业平台,集方家之灼见,汇时贤之高论,扬榷古今,品藻得失,不断充实、完善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各门类艺术共存互补的学科体系,促进艺术学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共同承担起新时代艺术学研究、建设与发展的使命。”著名戏剧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郭汉城为创刊号题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传统,推动中国艺术研究繁荣发展。”
《艺术学研究》以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架构为主体,聚焦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力图以敏锐的学术视角观照前沿热点问题,以生动的形式展示知名学者的学术风采,以多元的见解探索艺术学和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径,以开放的理念促进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良性互动,以丰富的成果呈现各艺术类别的学术景观,为艺术学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丰沛的资源。举办好“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论坛直面问题,聚焦热点,讲评结合,萃集成果,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和学术特色。2019年,“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与路径”“诗·书·画:古典艺术理论的边界与会通”“艺术社会学的潜能与限度”“礼乐文明与当代艺术学研究”系列论坛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相关成果的刊发产生了持久的学术影响。
在举办论坛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院里各位领导和学界各位前辈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学界青年才俊和我院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学界同人的关注和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媒体朋友的密切跟进和持续报道让我们的论坛被更多的学者了解;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工作让论坛的成果得以结集出版,嘉惠学林。在此,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感恩和谢意。
在《艺术学研究》编辑部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团队中,各位老师为一个新生的、充满希望的刊物各尽所能,任劳任怨,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心血。在共同的努力和奋斗中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凝心聚力,与这份刊物血脉交融,荣辱与共。“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举办时,每个热烈的讨论、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神情都是最好的记录。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会更加珍惜,更加努力。
王瑜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戏曲、明清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当代戏曲发展状况。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获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叙事观念与叙事策略》),2010年获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研究》,同名著作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3年6月出版),同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