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获得2017年英国最佳育儿书银奖。
★ 本书作者是剑桥大学心理学、医学双料博士,专业背景过硬!同时,作者是生长在西方的东方人,在本书中全面展示了东西方育儿的差异性。 此外,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拥有丰富的育儿实践经验。
★ 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英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梁贺岚,20年儿童心理咨询和育儿实践经验,超过4000个小时的咨询经验,一本书全面培养孩子的自尊体系
★ 为什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因为父母总是治标不治本,没有理解问题的核心——孩子出现一切行为问题,其实都是源于自尊水平过低!而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可以激发孩子成长得更优秀。当孩子拥有高自尊,他会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能够看到自己的重要性,渴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 当孩子拥有高自尊,他会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能够看到自己的重要性,他渴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核心信念能够激发他的适应力、表达力、情绪管理能力、创造力、自控力等。
★ 高自尊的孩子十分热爱学习,是因为他能感受到学习对自己的价值。
他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听从父母的安排。
这种价值感是由内而外的,富有力量,能够让孩子飞得更高!
★ 误区:高自尊绝对不是“自尊心太强”,相反,它是一种拥有自我价值感的状态。
“自尊心强”反而是低自尊的典型表现。
★ 培养孩子的高自尊,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发脾气、坏习惯 、不守规矩、创造力缺失、性格内向、沟通障碍、社交能力低、 受挫敏感、 缺乏注意力、 学习低效……
前言
“天啊,这是什么事!”我低声咒骂。
我每天都要很紧凑地安排去托儿所的时间,这一次我们原本也有望按计划进行——直到我三岁的女儿莫莉意识到她的新鞋上没有自己的名牌。这简直就是个灾难!
我试图安慰她,今天不会有什么事的,并承诺晚上给她贴上名牌。我跟她解释说由于我马上要主持会议,可能会迟到,必须赶紧送她到托儿所,现在不能帮她贴名牌。但莫莉完全不理会我的话。
我先试着哄骗她,然后贿赂她,甚至威胁她,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我不得不让步,不耐烦地拿起名牌,暴躁地把它们塞进她的鞋子里。但为时已晚,莫莉愤怒的不再仅仅是鞋子,而是已经波及对整个世界的不满。
她仍然拒绝穿鞋,我不耐烦地大声喊道:“现在我要迟到了!”莫莉也跟着一边跺脚一边大喊大叫,直到我意识到可以直接把她抱起来,夹在腋窝下,强行把她扔进车里。而当天我只能开车外出了。
这绝非易事。想象一下,我满心羞愧、拖着脚走向停车的地方,祈祷不要碰到邻居们。莫莉像根木头一样被我夹在胳膊下,没穿鞋,又踢又叫。与此同时,我18个月大的儿子D (中文意思是“小弟弟”,我们一直这样称呼他)像个超大的吊坠挂在我身上,双臂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各种各样的护理用品乱七八糟地堆在两个袋子里,压得我胳膊肘变形,阻碍了我手指的血液循环,而那双引起争议的鞋子就在袋子里。我看上去就像一个衣衫褴褛的疯女人,身上挂着各式各样的东西。与此同时,莫莉还在不停地尖叫:“你弄疼我了!”用这种方式,向周围邻居宣告我的恶行。
正是在成为“模范母亲”的那一天,我决定写一本关于养育子女的书。如果这听起来有悖常理,那肯定是因为我还没有坦白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在那个小插曲之后,大约一个小时,我终于到达会议现场。我坐在那里,严肃地讨论“放任式养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相信我,我一直记得这其中的讽刺意味。
你看,我是个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对我来说,处理莫莉的崩溃本应是我的第二本能,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次令人羞愧的失败之后,我开始写下育儿过程中更荒唐的时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儿童心理专家一定会懂得更多吗?”我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生孩子之前,我是一度认为自己是“育儿专家”。我向父母们提出各种育儿建议,这对我来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简单自然。“我知道如何养育孩子,我是一名儿童心理专家”这句话似乎天然带着自豪的徽章。然而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母亲时,我才意识到一个令人羞愧的现实,那就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育儿专家”。从本质上来讲,养育子女往往是一个出于善意的反复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因为近些年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前,孩子只被照料而不被倾听,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相当普遍的情况是,普通孩子被交给保姆、家庭女教师或寄宿学校抚养,流浪的野孩子则被塞在烟囱里,无人照看。现在我们知道,将养育子女的主权交给其他人,意味着可能把结果也留给了别人。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的未来都交在了其他人手上。
我们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于养育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父母,不再像以前一样忽视对孩子的教养责任,相反,他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近乎偏执的关注。我常常想,是不是因为我所从事的专业真正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使人们意识到爱和理解对孩子的重要性呢?尽管愤世嫉俗者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雇不起保姆、家庭教师,也负担不起寄宿学校高昂的开销。不管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现在的父母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给孩子一个最好的人生起点。而且,从纯粹自私的角度来看,有什么能比拥有一个幸福、亲密、充满爱的家庭更令人满足的呢?
作为儿童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我的工作是什么
我想,大家不应该认为儿童精神病学家就是儿童心理学家,前者是受过独特训练的稀有品种。在儿童心理学家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儿童精神病学家还需要兼顾医学和外科知识。许多儿童精神病学家,包括我自己,也同时会攻读心理学学位,在专攻儿童心理学之前,需要从事医学、成人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的工作。
总而言之,整个受训过程至少需要13年之久,其间还会有几次重大的考试。如果你真的像我一样热爱这门学科,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你一定要长期投入精力去进行研究,尝试找到有关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答案,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所走的路。
我的兴趣范围不仅包括儿童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还包括它们是如何被基因和大脑运作方式所影响和强化。换句话说,我能从我的神经递质中读懂我的荷尔蒙,我对神经突触就像对精神分析一样熟悉。
我想你完全可以说我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了如指掌。但是,即便是专家,在面对一个尖叫着发脾气的孩子时,也可能束手无策。每位新手父母都会担心自己是否合格。许多与我同时代的女性,在处理董事会策略方面得到的建议,比在处理托儿所里愤怒的孩子的建议要多得多,这种现实也加剧了我们养育孩子时的不确定感。
是的,我可以确定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当然没有准备好从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变成一个整天给孩子擦屁股的人。作为一名科学家,在养育孩子的现实面前,我被打回原形。为此,我甚至更深入地去研究科学论文,并开始听儿童发展领域顶尖专家的演讲,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改善养育方式。在工作中,除了有许多机会与儿童打交道之外,幸运的是,我可以通过工作接触到一些有关养育子女的最有趣的科学理论。我将在本书中与您分享这些信息。也许,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是医生和科学家,做父母时,他们也会犯错。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儿童精神科医生,我的观点受到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双重影响。毋庸置疑,我了解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事实和数据。数据很直白:75%的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始于18岁之前,50%在14岁之前就出现端倪。对我而言,这清楚地表明,想要促进心理健康,我们需要看看青春期之前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快乐、健康、成熟的成年人,首先需要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为快乐、健康的孩子。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新进展,它的研究重点在儿童的“复原力resilience”,对于复原力的专业定义是“个体成功适应不良经历的动态过程”。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遭受同样程度的霸凌/压力/创伤后,为什么有些孩子仍然神采奕奕,有些却终身情感残疾?实际上“复原力”这个词描述的是各种因素的混合体:“自尊”、“适应能力”、“勇气”、“自我价值感”、“积极行动的能力”、“性格的力量”,以及一系列我认为目前英语中还没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的类似品质。让我们暂时把这些神秘的东西称为“内在品质”。我相信,真正让一个孩子或一个成年人成为“他们自身”的东西,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品质。当你第一次见到孩子时,你无法看到那些品质,但它们对孩子的活动和发展至关重要。
但这些东西来自哪里?它们是与生俱来的吗?是遗传的吗?是通过正确的养育发展起来的吗?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贯穿本书。科研证据支持这两种理论,而先天和后天往往交织在一起。至少对西方社会的儿童来说,“培养”与养育方式有关,更具体地说,是指积极的养育方式——父母主动参与其中,对孩子充满兴趣,尽自己所能去培养他们。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大脑是一个奇妙的器官。在医学院,曾有人问我为什么想学习精神病学。对我而言,答案显而易见——大脑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关节、肠道和循环系统在动物体内的工作方式大致相同。但是我们的思想,以及它们的物理表现——大脑——把我们区分开来,让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儿童的大脑在怀孕的前三个月里开始形成,在生命的前五到七年,大脑持续地快速发育,直到童年中期发育速度才会放缓,而第二拨大脑发育开始于青春期之前。我知道,大脑,尤其是孩子的大脑,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众所周知,小孩子“就像海绵”,比成年人更容易学会外语和乐器。我知道大脑也负责“内在品质”——情绪复原力、自尊、性格——正如它负责学习外语和音乐一样。因此,如果在孩子生命的这些早期阶段,音乐和语言是大脑固有的功能,那么“内在品质”,不应该也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养育孩子的关键部分就发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从出生到七岁的这段时期,是孩子形成自尊、人际关系模式、能力和态度的蓝图最关键的时期。《圣经》里有一句话:“给我一个孩子,到他七岁,我会让你看到一个男人。”这是千真万确的。在最初的七年里,父母的参与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积极养育的力量
意识到我们作为父母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件事情是令人生畏的,而当下各种甚嚣尘上的育儿观念更是让我们困惑不安。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虎爸虎妈、直升机父母、注重细节的微观管理者、超级组织者、教育孩子不乱扔食物的法国父母和一心只想着辅导学业的中国父母,他们都搞错了优先顺序。他们一直为各种小事操心,担心对孩子成功而言不那么重要的那些方面。
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来说,扔不扔食物、吃不吃藜麦,或者能不能背诵拉丁词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把这些东西叫作“外在的东西”——那些相对肤浅的东西,无论是外表、举止,还是能让孩子们拿到证书的所有其他的东西(父母可以向他们的朋友们吹嘘)。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内在品质”,这是你最不能犯错的部分,从长远来看,也是最值得做的部分。这些东西你虽然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可以从孩子身上清楚地感受到。为什么我在本书中要强调“高自尊”这个概念呢?因为我们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变成耀眼的人,但没有人会给他们的自尊心颁发一个A+。说实话,如果没有自尊,孩子终将无法实现自己的成就,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往往处于卑微的地位,甚至可能拥有一段灾难性的关系,也许,幸福将永远与他们无缘。
在我看来,父母将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捆绑在一起——让孩子进入“精英学校”,拿到A+的考试成绩,拥有完美的钢琴演奏技能,能流利地讲三种语言,并成为网球队队长——所有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就像是蛋糕的裱花层,毫无疑问它们甜美而闪耀,但没有下面的蛋糕层作为根基,这些都没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把力气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关注孩子的内心:这是他们的核心和基础。
我们需要从内而外地构建它们,而不是过分关注外在的表现和细节。我相信即使所有的努力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回报也必然值得。
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偏爱一点锦上添花的东西,你会很高兴地发现,当孩子拥有坚实的安全感、自信和自尊核心,他们更容易在社交、学业和创造力方面茁壮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虎爸虎妈们是对的:发展孩子天赋的养育方式大有裨益,不仅仅对学业成绩,对其他的重要技能(从社交能力到创造力)也是如此。所以,也许我内心受挫的虎妈也能拿到母亲合格证。
“由内而外”的育儿法
我在本书中提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育儿法。虽然外在的东西看上去很吸引人,但我相信养育孩子的重点,应该是从孩子内心深处那些至关重要的、看不见又神秘的特质——内部硬件——入手,它能赋予孩子复原力,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无数挑战。这个核心是孩子最为根本的基础,正如我之前所说,它形成于大脑仍在发育中的童年早期。在稳定而又有弹性的核心基础上,婴儿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儿童。
我将向你们展示,父母的爱、关心、关注和情感如何在生物层面塑造孩子的大脑,从而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并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书中详细介绍了科学研究如何奠定我的育儿哲学,以及我如何将这些研究转换为实践,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由于支持我这些理论的最佳证据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因此,全书我将尽量以我自己的孩子为例,介绍一些我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以及我的解决方案。
育儿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我也并非永远是正确的,正如你所看到的,即使是“育儿专家”有时也会像夹着一块木头那样,窘迫而慌乱地抱着号叫的孩子。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托儿所之门”的五年后,在经历了无数令人尴尬的插曲、失眠的夜晚和许多个小时的研究之后,莫莉现在是一个快乐、聪明、大胆、表达清晰的八岁女孩,她热爱芭蕾和游泳,拥有超越她年龄的洞察力。她在班上很受欢迎,在她不掐她弟弟的时候,她会在过马路的时候牵着他的手,以确保他的安全。
与此同时,我儿子现在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并且善于分析的六岁孩子,他喜欢搞一些疯狂的发明,比如用透明胶或松紧带把一些家具捆绑在一起,或者在他的“实验室”中花费数小时,把洗涤精和颜料混合在一起制作药剂。就像他的发明一样,他聪明又傻气。当然,他们出现这些转变的部分是因为他们长大了,因此更容易管理。但我确信,我一路上学习到的东西不仅帮助他们成长为快乐的孩子,而且确实也帮助我和我的丈夫安德鲁成为更好的父母。我希望这对你也有帮助。
Part 1 内核
Chapter 01 / 固定的内核:基因
为什么说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
为什么研究遗传学对于养育孩子如此重要? / 004
尊重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 007
掌控孩子成长的环境,正面影响孩子的天性/ 013
童年的经历如何影响我的育儿理念/ 023
Chapter 02 / 可塑的内核:自尊
复原力、自我价值感等等
自尊的本质,是拥有坚实而强大的内在/ 023
自尊的基础: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026
如何表达爱——婴儿/ 029
别再和孩子玩“哭泣的游戏”/ 031
在第一时间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037
如何表现爱——学步儿/ 041
我们的赞美,还远远不够/ 043
如何表达爱——儿童/ 046
确保成功:在一个小池塘做一条大鱼/ 047
确保失败:如何让孩子敢于接受失败/ 055
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孩子的自尊? / 060
Part 2 基础层
Chapter 03 / 第一层:社交技能
为什么有些孩子总能成为聚会上的焦点
男性领袖vs 邻家男孩/ 068
早期社交能力:从婴儿到三岁时期/ 074
孩子的一切习惯,最初都来自于模仿/ 078
游戏时间也是绝佳的学习时间/ 080
如何让孩子在学校展现社交能力/ 081
情境测试:评估孩子的沟通能力/ 084
“刻薄的成年人”测试:孩子如何与成年人互动/ 086
为什么说交流就像打网球/ 088
终极测试:观察孩子如何处理麻烦/ 093
社交复原力:让孩子学会处理矛盾,敢于面对孤独/ 095
学会带领,而不是命令/ 100
在学校里,孩子该怎样接受“残酷的检验”/ 101
Chapter 04 / 第二层:情绪稳定性
如何处理坏脾气和眼泪
发脾气和流眼泪/ 106
当孩子出现反社会倾向/ 111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小贴士/ 114
恐惧的眼泪:最初的焦虑从何而来/ 120
一个紧张的妈妈意味着一个紧张的孩子/ 122
怎样知道你的孩子是否处于焦虑中/ 126
讨论、承认和接纳:让孩子走出忧虑/ 130
理解孩子的视角:孩子觉得什么可怕?为什么? / 133
请记住,恐惧是一种有用的生存机制/ 136
两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带给我的启示/ 137
Chapter 05 / 第三层:行为和自控力
“蝇王”和爱丽丝的蛋糕
一切都和挫折有关/ 145
不能守规矩,不会守规矩/ 149
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广度/ 153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 / 155
坏毛病的源头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157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行为管理/ 160
闲了棍子,也不会宠坏孩子/ 166
“暂停法”:孩子能通过立规矩改掉坏脾气吗? / 168
Part 3 表层
Chapter 06 / 第四层:智力
为什么虎爸虎妈的教育模式未必都是错的?
理解文化差异:谁说中国才有虎妈? / 176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180
所谓智力,到底指的是什么? / 187
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池塘”/ 191
评估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婴儿/ 193
评估和培养孩子的智力:幼儿/ 197
天赋和努力都值得被表扬/ 199
动机的关键:让孩子相信努力是有效的/ 202
制造“天赋光环”/ 205
英国不喜欢数学,中国人天生擅长数学? / 207
另一个误区:死记硬背真的是错的吗? / 211
如何让孩子对“不擅长”的科目感兴趣/ 216
Chapter 07 / 第五层:创造力和价值观
只学习不玩耍的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
当儿童心理学家变成崩溃的“钢琴陪练”/ 225
西方的虎爸虎妈通常在哪里出没? / 230
传递你的爱好/ 234
开阔艺术的眼界/ 236
审视优越感——为什么孩子应该学会感激他们的幸运/ 237
传递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价值/ 239
Chapter 08 / 第六层:身份认同感
为什么熊妈妈要穿围裙?
“熊妈妈一定要穿围裙”/ 248
为孩子撕掉“性别标签”/ 252
当我的中国女儿认为她金发碧眼/ 256
打破性别偏见,男孩和女孩比你想象的更相似/ 261
如何让孩子拥有身份认同感? / 268
角色困境:为什么爸爸总是那个“缺席的家长”/ 271
亲子关系:母亲与父亲,谁才是养育的主角? / 273
母亲如何适应角色:婴幼儿期/ 276
母亲如何适应角色:童年时期/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