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学习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很早就听过“失败乃成功之源”“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名言。这些话中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告诉我们即便失败了,只要能从中反省、克服缺点,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虽然我在大学里教授的是机械设计课程,但在设计的领域中经常能够听到“好的设计离不开经验”这样的话。
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转换成:“为了进行有创造性的设计,失败是必经之路”。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创造新事物的时候,总是从失败开始的。人从失败中学习,继而拥有更深远的思考。这不只是设计领域的经验,也适用于企业规划、活动企划、创作、料理及其他一切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如今人们常常只看到失败的负面效应,其实失败也是能够成为创造的萌芽的宝贵经验。
观察如今日本的教育,我注意到“失败乃成功之源”“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思想几乎被弃之不用。不仅如此,人们如今最重视的是怎样快速解决已经设定好的问题,以及学习“这样做行得通”“不会失败”的方法。
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应试教育中。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本应讲授社会上通用的知识和文学素养,也面临这一问题。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面对失败,无法体验独立思考,从失败经历中探索出新的道路继而培养创造能力这一过程。这一点被许多国家称为“日本人的缺点”,这一点也和日本人民自身意识到的“缺乏创造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的确,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找到成功的捷径。在那个时代,快速且准确地解决已经设定好的问题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但是,时代改变了,复制成功这个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昨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日的成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的含义是“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并不能够避免失败。
想要获得创造能力,首先要拥有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自己设定课题的能力。日本人已经习惯了寻找捷径来解答已经设定好的问题,但在当今时代,这种方式对于获得真正的创造能力毫无裨益。
从“阴暗世界”汲取知识
在进行有创造性的工作时,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为得到这个答案,请想象一下你自己思考新的企划方案时的情形。
你或许很想了解他人的成功经历,确保“这样做行得通”。的确,在应试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已有的任务,他人的“这样做行得通”的经验十分有效。但你会立刻意识到,只是听说还不够。因为如果照搬这套“行得通”的方案,得到的成果无非是“似曾相识的策划”。
在这种情况下,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经验呢?答案是“这样做行不通”的失败经验。
“这样做行得通”可以理解为根据光明世界的知识而创造出的新事物,但借助它造出的东西无非模仿品而已。然而,借助从阴暗世界传达来的“这样做行不通”的信息,可以了解失败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规划,省去了遭遇同样的失败的时间和精力,你就能够站在比前人更高一阶的基础上开始新的企划。
这个阴暗世界传达来的知识,还有其他更大的益处。
事实上,我以前在大学教学时,对于特定的问题,也只指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的方法。那时的我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捷径。
但结果是,那些学到“正确答案”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只不过是表面的知识。他们虽然能解答公式化的固有问题,但如果让他们实际思考新的问题,这些知识则毫无用处。而在做到这一点之前,大部分的学生甚至不具备最关键的独立设定课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一直在不断摸索有效的指导方法。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发现人们从不顺利的经历中能够深刻感受真正的理解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这其中有两个重点,一是学习者自身实际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二是虽然学习者自身没有这种经历,但能够接收他人传达的沉痛打击的经验与正确的知识。比起“他人的成功传闻”,“沉痛的经历”更容易被人牢记,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介绍。
像这样,阴暗世界的知识,即失败的经验,在教育方面也有着重大意义。但可悲的是,失败总与“绕道”“没必要”“被人嫌弃”“应该隐瞒”这些负面意象联系在一起。
可能出于这个缘故,目前在日本,几乎没有人将失败经历当成一种知识来积极地传播。
本来失败应该是孕育成功的“源泉”“母亲”,而现在人们竟不允许失败的出现,实在可惜。希望我在这本书中介绍的“失败学”能够改善当今日本人看待失败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为何致命的失败一再上演
最近,大型事故的新闻报道多了起来。继 1999 年秋天 JR 西日本隧道的混凝土剥落事故、9 月东海村 JCO 的临界事故之后,2000 年 3 月地铁日比谷线又发生脱轨事故,让人不忍目睹的惨象接连发生。6 月,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雪印乳业食物中毒事件和医疗事故(我猜测早已发生却隐瞒至今)登上新闻媒体,引起社会哗然。原本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失败如今呈井喷式地涌现。
对于这些事故,有舆论称“日本的技术基础正在崩坏”,但这种看法过于片面。我在本书中会反复强调,我认为一切事故都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失败的方式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无法与失败友好共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人心极其软弱。在被赋予强大负面意象的失败面前,无论是谁,最终都会有“好丢人啊,不想面对”“如果不让别人知道就好了”这样的想法。遗憾的是,在日本,这种对待失败的做法随处可见。
事实上,失败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常常被轻视,如果将“效率与利益”和“避免失败的对策”放到天平的两端,分量更重的往往是前者。人们会听不到不想听的消息,也看不到不想见的情景。
但隐瞒失败将导致下一次失败,甚至更大的失败,其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如果因为掩耳盗铃地无视失败而导致“万万没想到”的致命事故接连发生,那么有必要改变对失败的看法。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最近发生的事故,重点是要改变与失败的相处方式。只要观察这些相继发生的惨剧就可以知道,一味避讳失败的方法行不通了。更加前进一步,学会如何与失败友好相处,是当今时代所必需的。
关注失败的积极面失败的确会带来负面结果,但如果灵活运用,也能将其转化为巨大的正面能量。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从失败中诞生新技术和新思想并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
个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失败不可避免,但面对失败的姿态不同,从失败中获得的知识就不同,成长的程度也会大不相同。也就是说,通过与失败友好相处,我们可以抓住机会,飞速进步。
不行动便一无所得。有的人极其害怕失败,以至于慎重到什么都不敢做。虽然这样能避免失败,但此人将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和这种人相反,也有些人从不考虑失败,选择横冲直撞的生活方式。乍看之下以为其拥有强大的意志和勇气,实则他们是因无知而无视危险,这样只会给周遭带来麻烦。
恐怕这种人会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失败。在现实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不直面失败、探究原因,却始终试图用一些借口隐瞒、欺骗周遭的人,这种人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无法成长。
虽说人类无法避免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失败,但如果失败诱发致命的事故,那么也无法运用从失败中得到的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提前掌握一些与可预期的失败相关的知识,在行动中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败。
理解失败的法则,明白失败的主要因素,在致命的失败发生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掌握这些能力,就获得了将失败经验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日后再挑战其他事物时,人类是否能够抛开好恶而再次经历失败?趁事态没有发展到致命问题之前探究失败的原因,思考对策,获得新知识,然后处理失败,那么这段经历定会指引你到达更高境界。重复这个过程,才能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原动力。
只要人类持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难免面临失败、遭遇事故。单纯地忌讳、回避失败毫无意义,应该积极寻找与失败和平共处的办法。
希望诸位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学习失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