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必读的书①。其资料的真实性,是现存古书中比较可靠的②。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③约五百年的诗歌,它在孔子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④,到汉武帝罢黜百家而尊孔,才称为《诗经》。汉代研究《诗经》有四家,鲁人申培的鲁诗⑤,齐人辕固的齐诗⑥,燕人韩婴的韩诗⑦及毛苌所传的毛诗⑧。前三者已佚,今所存仅毛诗。毛诗共有305篇,分风⑨、雅⑩、颂B11]三部分。郑樵《六经奥论》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诗经》305篇中大部分采集于民间歌谣,小部分来自贵族创作。贵族所作的诗,多为了歌颂典礼,或讽刺、或谏议、或表达情意。如贵族遇有祭祀、出兵、打猎、宫室落成等,往往要奏乐唱歌。
民间歌谣是人民自己歌唱生活而创作的。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诗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的真实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感情B12]。如《诗经·豳风·七月》,反映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恨。该诗通过对一年四季各种繁重劳役的叙述,揭露在衣、食、住等方面奴隶和贵族间的差距,反映贵族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所以《诗经·豳风·七月》篇,可视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又如《诗经·魏风·硕鼠》,把贪得无厌的统治者比作老鼠,反映了奴隶对贵族的愤恨B13]。
此外《诗经》还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生活斗争、同疾病斗争以及在采取食物过程中,发现不少有益于健康的药物。所以在《诗经》的词句中,也提到很多有医疗实用价值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天然的草、木、鸟、兽、虫、鱼等各类动植物B14]。其中有些动植物,到后来成为本草中的正式药物。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雾阁邹梧冈先生辑《诗经补注》提到《诗经》的资料中,有关药用的有四十多种。
1957年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版第36页)第三章第六节周代及春秋战国时药品的记载,谓《诗经》中植物药品的记载有88种。
1962年《中华医学杂志》(第473~474页)陈维养提出《诗经》所载药物有一百多种。
本书将历代本草的药物条文下注文中,将所引用《诗经》词句中动植物的名字,罗列在一起,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草类、木类、兽禽类、虫鱼类、果类、菜类、米类进行注释。
每个药名先录《诗经》篇名,次录《诗经》词句中含有药名的诗句,然后用《说文》《尔雅》等书解释药物名词含义,然后选录历代比较合理的古注B15],最后摘录本草注文中所引诗句的资料,并录本草对该药最后记载的有关形态及其主治的内容。
这样注释,可以把诗句中的动植物名称与本草中药物联系起来,能提供古今药名核实的部分参考资料。
关于历代本草注文,所引《诗经》词句中动植物作为药物注释时,其间也有不少的问题。因为《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现存的历代本草都是公元著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公元6世纪初著的。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公元后16世纪著的。同一个实物在不同的时代被命名的名称大都是不相同的。因为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都会出现,在不同时代那就更是普遍的存在了,所以历代本草药名也有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存在,各家的考证也有出入。特别是《诗经》实物名称,年代那么久远,怎么会和后世本草药名暗合呢?所以各家考证药物名称引用《诗经》资料,也是根据各家理解《诗经》的诗意而定的。因此《诗经》上同一句话,各家理解不同,最后应用至什么药物上去,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看:
1.《诗经》云“于以采藻”的“藻”
苏颂《本草图经》把这个诗句中的“藻”,作为“海藻”注释。
李时珍把这个诗句中的“藻”,引作为“水藻”注释。
2.《诗经》云“常棣之华”的“棣”
掌禹锡《嘉祐本草》把这个诗句中的“棣”,作为“郁李人”注释。
陈藏器《本草拾遗》把这个诗句中的“棣”,作为“扶栘木”注释。
3.《诗经》云“[DF28]有游龙”的“游龙”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把这个诗句中的“游龙”,作为“红草”注释。
李时珍《本草纲目》把这个诗句中的“游龙”,作为“马蓼”注释。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把这个诗句中的“游龙”作为“蓼实”注释。
4.《诗经》云“芄兰之支”的“芄兰”
李时珍《本草纲目》把这个诗句中的“芄兰”作为“萝藦”注释。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把这个诗句中的“芄”作为“女青”注释。
5.《诗经》云“葛藟藟之”的“葛藟”
苏颂《本草图经》及陈藏器《本草拾遗》把这个诗句中的“葛藟”,作为“千岁蔂”注释。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把这个诗句中的“葛藟”,作为“蓬蔂”注释。
......
1985年11月尚志钧于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