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2版)》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主讲)配套教材,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内容涵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十六个专题: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生活管理与时间管理、自我概念及其调适、情绪及其管理、人格及其完善、学习心理调适、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校园恋爱心理与成长、性心理与性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压力管理、逆商与挫折应对、心理困扰及异常心理、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各讲内容以心理学研究为依据,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辅以大量的同伴案例、课堂自测活动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积极心态、开发潜能、健康发展。
本次修订对内容做了大幅删减和更新,尤其删除了过时的资料,努力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2版)》配套建设了数字化资源,用二维码在书中做了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2版)》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校辅导员、教师培训教材,还可供所有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青年朋友阅读参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2版)教材即将出版之际,我们迎来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两个月以来最让人激动、振奋的好消息,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2020年3月18日发布:当天全国包括武汉无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就是新增病例为零。我猜,很多听到这则消息的人会和我一样,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心情百感交集。自2020年的春节以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发展之快,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随着武汉封城,全国感染人数每天在增加,全社会的恐慌、焦虑情绪在蔓延,心理健康工作者除了揪心外,能做的事情就是用专业的知识和力量组织起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一场打赢疫情的人民战争波澜壮阔地在中华大地展开,4万多名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医护人员迅速集结,逆行而上,奔赴武汉,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救治患者;全国的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一线参与严格的管控;相关企业开足马力24小时生产医疗防控物资;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减少感染居家隔离。中国为阻止病毒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听到本土的疫情已被控制住时,感慨、感动、感恩和感谢充满心中,希望就在眼前,谁能不动容?!在这场灾难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其对象不仅包括新冠肺炎患者、与死神赛跑救助病人的医护人员、病亡者的家属亲人,也包括长期隔离在家的社会大众。由于疫情的缘故,全国的大学生度过了从未有过的漫长寒假。在疫情危机下,大学生不能返校,无法复学,居家隔离,交往受阻,恐惧担忧,经历了种种心理健康的挑战后,他们仍然坚持线上学习,自我调适,网络互助,志愿服务。这让我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应对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我也深信,疫情过后,返校复学时学校会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毫无疑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
2013年,由我和费俊峰博士一起编写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出版后,受到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的欢迎,老师们参考这本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主题,用教材上的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也让我们很感动、很欣慰。编写教材的目的就是要回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喜欢读,教师喜欢用。教材出版后的这七年里,我和费老师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每年为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继续使用这本教材,也不断地检验着这本教材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我们看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情感、生活、就业等压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和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发了系列文件,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016年年底22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又一次提到,“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愿意参考使用。
虽然全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普遍,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为此,2019年春季学期,我指导研究生郑芙蓉、刘宇等人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我在清华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选修学生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时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设置了对照组,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量化研究在课程开始的2月前测,课程结束时的6月后测,实验组被试184人,对照组被试120人。对实验组按照教材章节进行15次心理健康课堂讲授和1次导修课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由于课程目标是减少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等)以及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自我接纳、幸福感等)。量化研究使用的测评量表有一般健康问卷GHQ-20大学生版表(包括自我肯定、焦虑、抑郁三个维度),自我接纳问卷(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两个维度),以及幸福指数量表(包括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五个维度)。
樊富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监事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积极心理学应用等。
费俊峰,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CEAPA)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曾获“国家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一、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认识心理活动与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影响因素
第2讲 做时间的主人——生活管理与时间管理
一、大学生的适应问题
二、大学生消费和业余生活管理
三、大学生的时间管理
第3讲 接纳真实的自己——自我概念及其调适
一、心理学中的“自我”
二、大学生的自我概念
三、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4讲 快乐伴我行-一情绪及其管理
一、情绪概述
二、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其表现
三、管理情绪的方法
第5讲 尽展你人格的风采-一人格及其完善
一、人格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偏差及矫正
三、大学生的人格优化与完善
第6讲 创造性地学习——学习心理调适
一、大学阶段的学习活动
二、心理健康与学习的关系
三、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与调适
四、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第7讲 人际关系你我他一人际交往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改善
第8讲 沟通无极限——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一、什么是沟通
二、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状况
三、人际冲突及其管理
四、沟通能力培养
第9讲 与你谈情又说爱——校园恋爱心理与成长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爱情
二、校园恋爱的状况
三、培养爱的能力
第10讲 知性论性话健康——性心理与性健康
一、什么是性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三、大学生与性有关的困扰与调适
四、维护性心理健康的途径
第11讲 我的生涯我做主——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困惑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三、怎样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
第12讲 压而弥坚——压力管理
第13讲 逆风飞翔——逆商与挫折应对
第14讲 知己又知彼——心理困扰及异常心理
第15讲 助人自助——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16讲 珍爱生命——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