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旧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推翻近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开创了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丰功伟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 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举国之力与病魔搏斗,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球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广阔前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新发展蓝图,吹响新征程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进崭新的历史阶段。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的政治任务、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好的清醒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必须铭记建党百年历程蕴含的深刻启示: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够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境界;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只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向新阶段;只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到新水平;只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要务,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够不断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上新台阶;只要始终坚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境界;只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就一定能够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以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在百年历史的演进和传承中,红色文化基因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城市亮丽的底色和闪亮的名片。上海同时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学科齐全,学者荟萃,学术底蕴深厚。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组织发动上海社科界专家学者,立足不同学科背景、学者视角和学术维度,认真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深入解读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功密码,揭示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背后深刻的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而助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7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启动实施 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专项。本系列专项坚持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研究路径,坚持立足中国实际,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历史研究为支撑,形成具有扎实学理基础的系列研究论著。课题立项后,承担研究任务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上海市相关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辛勤工作,历时近四年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既客观准确描述历史,又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从 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专项课题中,筛选出有较强理论阐释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决策参考作用和史料研究价值的成果,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专题研究丛书。该套丛书从多学科、宽领域、广视角,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与实践基础上,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深入揭示建党百年历史蕴藏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前瞻未来。
本系列丛书是上海市理论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成果,希望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能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参考书目。
是为序。
权 衡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导论 1
章 中共创立初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1
节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起步:个纲领和部章程 1
一、部正式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个纲领》 2
二、中共二大通过部比较完整的章程 3
第二节 中共创立初期对组织法规、领导法规等的探索 4
一、组织法规逐渐成形 5
二、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法规不断丰富 9
三、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取得初步成效 11
四、党的监督法规制度的起步 22
第二章大革命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25
节 高度重视党章建设,制定和修改党章及相关法规 25
一、中共三大通过 《中国共产党次修正章程》 26
二、中共四大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26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27
第二节 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的法规、 监督法规不断完善 28
一、加强党的组织法规建设,形成从中央到基层的五级组织系统 29
二、加强对工人、农民、青年运动的领导法规建设 34
三、加强自身建设的党内法规,建立请示报告制度等方面的探索 37
四、加强党的监督法规建设,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55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63
节 六大党章:中共党史上一部在国外通过的党章 63
一、六大党章的主要贡献 64
二、六大党章存在的局限性 65
第二节 革命危机关头加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建设 69
一、党的组织法规:适应形势需要,改革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 70
二、党的六大关于党的组织系统的规定 72
三、提出吸收党员新标准,克服关门主义 73
第三节 强化党的领导法规 确定党对根据地和军队的领导 74
一、制定根据地建设领导法规 74
二、确定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 75
第四节 党的自身建设法规 77
一、注重在党内法规制度中体现思想建党 77
二、开创党的优良作风法规制度 80
三、严密党的纪律建设法规 83
四、探索党的监督保障法规 86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93
节 七大前后对党内法规建设的探索 93
一、首次正式提出 党规概念 93
二、起临时党章作用的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案 95
三、七大党章:党内法规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96
第二节 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和职责法规 98
一、三部重要党内法规奠定党的领导制度的基础 99
二、健全中央领导机构工作制度 100
三、确立六级党的组织系统 101
第三节 制定党的领导法规,实现 党领导一切 103
一、规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03
二、处理党和政府关系的党内法规制度得以确立 105
三、党的自身建设法规 105
四、重设党的监督机关,首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党员权利 121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125
节 加强党的组织法规建设,对党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和变动 125
一、建立和加强中央派出机构 125
二、建立中央工作委员会、中央后方委员会 126
第二节 加强党的领导法规建设 127
一、加强土改工作领导法规建设 127
二、制定接管和建设城市工作领导法规 129
第三节 党的自身建设法规 135
一、在政治建设法规上,重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135
二、加强思想建设法规,做好执政准备 139
三、加强组织法规建设适应解放战争的形势 140
四、加强作风建设法规为夺取全国胜利做好充分的准备 144
五、丰富和完善宣传纪律、秘密工作等党内法规制度 147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151
节 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党内法规制度的重大发展 151
一、制定共同纲领成为规范党的行为活动的共同准则 152
二、巩固执政党对国家的一元化领导 153
三、发展和巩固执政党的组织 155
四、通过建立纪检监察机构严肃党的监督执纪 157
五、通过整风整党运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60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党内法规制度的曲折探索 163
一、党的八大制定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党章 163
二、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建设 165
三、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法规 168
四、通过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内监督 169
五、通过强调党员教育管理巩固党的自身建设 17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阶段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挫折 173
一、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党章修订 173
二、个人崇拜破坏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176
三、党内法规被曲解修改,导致组织严重不纯 177
四、大民主式监督破坏党的监督工作 178
第七章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之前党内法规的恢复和发展 179
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恢复与变革 179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党章修订 180
二、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182
三、完善党组织的产生和运行机制 184
四、恢复发展党的监督机构 185
五、突出强化干部管理和党风建设 187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阶段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走向程序化 189
一、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党章修订 189
二、明确党对国家各项立法工作的领导 192
三、注重党内各项组织法规制度建设 193
四、通过试行党内巡视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法规 194
五、通过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96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走向科学化 198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党章修订 198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的全面领导 201
三、建立党代表大会任期制,规范党的组织 202
四、明确问责体系,健全党内监督巡视制度 203
五、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党的自身建设 205
第八章 新时代严肃政治建设把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根本 208
节 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领导法规制度 208
一、出台一系列党内法规,确保坚守政治方向 209
二、坚持政治领导,夯实党的领导法规制度 210
第二节 夯实政治根基,完善党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 215
一、以 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坚持以上率下 216
二、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 218
三、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部门织密作风建设党内法规之网 224
第三节 强化政治纪律,完善党的纪律党内法规制度, 严明政治规矩 226
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226
二、严明党的组织纪律 230
三、严肃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234
第四节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制度营造健康政治生态 238
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个方面规定 239
二、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完成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253
第九章 新时代重视选贤任能抓住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关键 256
节 党内法规制度中明确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256
一、明确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256
二、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进入党内法规制度 259
第二节 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素质培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260
一、做好源头培养,把好源头关 261
二、做好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强化培养的动态性和全方位 262
第三节 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 264
一、建立系统完善、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机制 266
二、构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用人机制 268
第四节 建立严管和激励并重的机制 272
一、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 272
二、建立崇尚实干、勇于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 274
第十章 新时代以严肃责任制打造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闭环系统 279
节 构建责任制 监督制 问责制三联动的制度保障机制 279
一、明确有权必有责,权责统一的制度规定 279
二、明确用权受监督,失责必问责的制度规定 280
第二节 党内法规对领导组织、监督组织和管理组织责任规范 281
一、党内法规对领导组织责任行为的规范 281
二、党内法规对监督组织责任行为的规范 294
三、党内法规对管理组织的规范 307
第三节 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担当作为有依靠 314
一、容错范围界定的三种方法 315
二、容错实现:执纪问责处罚的制度弹性 318
三、纠错机制:多种制度复合效益 319
第四节 激励与惩罚:党内行为规范的双重机制 320
一、激励:促进正向行为的再生产 321
二、惩罚:行为主体底线的体系化 325
第十一章 新时代党内考核制度的完善优化 331
节 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 332
一、注重日常考核,实现干部考核的经常化、制度化和全覆盖 332
二、注重分类考核,注重差异,提升干部考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334
三、注重近距离考核,重视干部考核的具体性和有效性 335
第二节 完善领导干部流动、考核管理的党内法规制度 335
一、党内法规对干部交流、激励机制的新规范 336
二、新时代对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新要求 340
三、考核方式、程序、等次确定及结果运用的全面优化 341
第三节 完善党员队伍考核管理的党内法规制度 345
一、严把党员 入口关 346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356
三、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四重优化路径 360
四、完善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制度 362
第十二章 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366
节 深入把握党内法规立规的特点 366
一、以强化党章权威为立规的逻辑起点 366
二、以党的先进性为立规的逻辑主线 368
三、以 全面从严为立规的根本要求 369
四、以辩证统一为立规的方法论原则 371
第二节 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373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内法规建设始终不变的主线 374
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制度 笼子扎得更严更密 377
三、规范党员政治言行,带头遵纪守规 378
第三节 坚持党内法规系统科学原则 379
一、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层级与领导关系相统一 379
二、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层级与专属 立法权相结合 381
三、坚持党内法规动态性调整原则 381
四、坚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国家法律规范体系有效衔接原则 383
第四节 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党规约束和党德教化协同发力 387
一、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 387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内法规建设 389
三、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为党内法规建设提供保障 391
参考书目 394
?后记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