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形态教材
- 作者:廖文波,刘蔚秋,冯虎元,辛国荣,石祥刚 编
- 出版时间:2020/10/1
- ISBN:9787040546965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Q94
- 页码:36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3
- 开本:16开
全书由结构植物学和系统演化植物学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个体发育等内容。下篇叙述了林奈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分类依据、生活史、代表属种及其生态习性,包括藻类、菌物、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类群的系统编排均采用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的概念和成果,以基于基因或基因组等数据的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为主,结合形态演化证据划分各单系群
和姐妹群,章节结尾讨论相关类群的起源和系统演化。《植物学(第3版)》最后概述了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理论和观点,归纳了植物界各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质演化历程。
《植物学(第3版)》适合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专业,以及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农学、林学、园艺学、中药学、药学和医学等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植物保护工作者及野外植物爱好者参考。
《植物学》(第2版)(叶创兴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自2014年发行以来,为多所高校使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得到同行的肯定。如今过去6年,植物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促使我们对教材进行修订。
一方面,进化发育生物学(Evo-Devo)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要求我们在讲授结构植物学的内容时,不能静态地、孤立地看待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而要用动态的、演化的思想来构建结构植物学的大树,而非枝叶。譬如,个体发育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系统发育和演化关系?为什么个体发育存在限制?在演化层面上,个体发育与形态结构是什么关系?这些思想和最新研究需要反映到教材中。正如俄裔美国生物学家、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杜布赞斯基所言,“Nothing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另一方面,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分子系统学的兴起,生命之树的构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冲击着传统植物系统学原有的观点、学说和结论。1998年,由29位国际植物学家组成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简称APG)发表了被子植物演化系统(APG Ⅰ系统),随着数据的不断丰富又陆续推出APGⅡ(2003)、APGⅢ(2009)和APGⅣ(2016)等,现该系统逐渐趋于稳定和完善。该分类系统也被称为APG分类法,与传统流行的Engler系统(1964)、Hutchinson系统(1973)、Takhtajan系统(1980)和Cronquist系统(1981)等区别较大,分类依据也与传统的形态学标准相去甚远,近乎颠覆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和认知,在植物系统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了承认。同样地,在生命之树框架下,蕨类植物等其他植物大类群的发育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国内植物学课程介绍分子系统学内容的较多,但是以分子系统数据为体系编写教材的仍较少,各大类群均全面采用分子系统的更少,这是我们修订教材的主要原因。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莉副编审的支持和推动下,2019年1月编写组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讨论了新版教材修订和分工方案,大致确定了以下原则。
上篇,结构植物学,细胞、组织、器官及其发育特征其概念性和系统性较强,修改的空间较小,重点以贯彻植物生物学、进化发育生物学的观点为主来修订文字表述,力求语言精炼。
下篇,系统演化植物学,以改写、重写和修订相结合,首先确定了植物界的七大类群,群内的门、纲、目是一个归纳性的、高级阶元的分类单位,以简明特征为主;其他重点或代表分类阶元按不同类群其侧重点有所差异而区别对待。
孢子植物部分以门、纲或目为主,介绍其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藻类增加灰藻门、隐藻门和不等鞭毛门等;菌物分为类菌物3门、真菌8门;苔藓植物采用3门的分类系统;蕨类植物采用PPG I系统,分为石松纲、水龙骨纲2纲,该系统未来变数较大,现阶段其所采用的分子序列数据较少,为统一标准现暂时采用。
种子植物部分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采用4纲4目12科的方案,与早期的分类系统较相似,唯纲、目的系统关系变化较大,鉴于中国是其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因此强调应该全面掌握科和主要属种;被子植物采用APGⅣ系统,按演化支划分为六类,选定重点的目、科及代表属种进行叙述,但各部分有所侧重,不同科属针对其系统分类、生态地理或资源价值等作适当拓展,如基部类大部分的科做了较详细的系统学特征介绍,其他如菊科植物的生态扩散、金缕梅科的区域地理分布、兰科的传粉生态、唇形科的中药资源等做个别介绍,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为节省篇幅,各章节有部分代表科属或重要概念以二维码的方式列为拓展内容以供参考。同时,为方便阅读,形态解剖、孢子植物部分在涉及植物属、种的拉丁学名时命名人多省略,种子植物部分涉及重点属、种的介绍时多保留命名人,而在罗列科内属种代表时省略命名人。
第3版《植物学》的绪论由冯虎元、刘蔚秋、廖文波修订。上篇结构植物学由辛国荣、徐世健、盛红梅、陈书燕修订,辛国荣汇总。下篇系统演化植物学按分子系统编排,藻类、苔藓植物由刘蔚秋修订,菌物、地衣由冯虎元修订;蕨类植物由石祥刚、廖文波修订;裸子植物由廖文波、王蕾、凡强修订;被子植物由廖文波(概述、基部类、木兰类)、于旭东(金粟兰类)、凡强(单子叶类)、黄椰林(金鱼藻类、真双子叶类基部群、核心真双子叶类基部群、超级蔷薇类基部群)、周仁超(蔷薇群)、唐恬(超级菊类基部群)、刘莹(菊群)修订;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由廖文波、冯虎元、黄椰林修订;植物系统学概要及其发展动态由石祥刚、金建华、廖文波修订;分子系统学和分支系统学由黄椰林、谈凤笑、廖文波修订。本书保留了第2版插图的大部分,原由谢庆建、李佩瑜清绘,新增了近50多幅插图由麻凯南清绘。中山大学李春妹提供了部分插图,并校订了绪论、结构植物学部分涉及的植物名称。首都师范大学王蕾对植物地理分布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参与了裸子植物的修订。海南大学于旭东多年来使用本教材,其间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并参与了金粟兰类、单子叶类泽泻目的修订。全书由廖文波、冯虎元、刘蔚秋统稿。
第3版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副院长项辉教授的大力支持,并组织和参加了2019年1月举行的第一次研讨会。现任副院长崔隽教授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8-2020年)、中山大学及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7-2020年)、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8-2020年)的资助。本教材第1版、第2版的主编叶创兴教授审阅了第3版文稿,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华南农业大学崔大方教授对本书的修订也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在此,谨向诸位的热忱付出致以诚挚的谢意。
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敬请读者和同行指正。
绪论
一、植物学的萌芽和兴起
二、生物分界与分类阶元
三、植物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四、植物学的分支学科
上篇 结构植物学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有丝分裂
二、减数分裂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 植物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系统和维管组织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
一、根的功能
二、根与根系
三、根尖的结构与发育
四、根的初生结构
五、侧根与不定根的形成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七、根瘤与菌根
八、特化的根
第二节 茎
一、茎的功能
二、茎的形态
三、茎尖的结构与发育
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六、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七、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八、特化的茎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
二、叶的形态
三、叶的起源和发育
四、叶的结构
五、叶的生态类型
六、叶的衰老与落叶
七、特化的叶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根与茎的联系
二、茎与分枝及叶的联系
三、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 花
一、花的形态和结构
二、花序
三、花芽分化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
二、花粉粒的发育
三、花粉粒的形态及内含物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
一、胚珠的发育
二、胚囊的形成
第四节 开花与传粉
一、开花
二、传粉
第五节 受精作用
一、花粉粒的萌发与生长
二、双受精作用
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
一、种子
二、果实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下篇 系统演化植物学
第五章 藻类(Algae)
第一节 藻类概论
一、生境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
三、藻类分门
第二节 蓝藻门(Cyan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蓝藻门在生物界的地位
第三节 红藻门(Rhod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红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四节 绿藻门(Chlor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绿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五节 灰藻门(Glaucocyst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灰藻门在藻类进化中的地位
第六节 裸藻门(Euglen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裸藻门在生物界的地位
第七节 隐藻门(Cryptophyta)
第八节 不等鞭毛门(Heterokontophyta)
一、金藻纲(Chrysophyceae)
二、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
三、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
四、黄藻纲(Xanthophyceae)
五、褐枝藻纲(Phaeothamruophyceae)
六、褐藻纲(Phaeophyceae)
第九节 甲藻门(Pyrrophyta)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类及代表
四、甲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第十节 藻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一、依内共生理论建立的藻类植物系统树
二、藻类体型及生活史的进化
第六章 菌物(fungi)
第一节 黏菌门(Myxomycota)
一、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二节 植黏菌门(Phytomyxe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三节 卵菌门(Oomycota)
一、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四节 真菌界(Fungi)概述
一、特征
二、繁殖及生活史
三、分类
四、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节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六节 捕虫霉菌门(Zoopagomycot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七节 毛霉菌门(Mucoromycot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八节 子囊菌门(Ascomycot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九节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一、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第十节 菌物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