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衰老学》、《现代痴呆学》大型高级学术专著系列,共约500万字,由200余位专家(包括9位院士)参编。其中《现代衰老学》将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作为切入点,以便于开阔视野。本书强调衰老发病机理多因性、综合性及复杂性,提及衰老(2007年)是复杂性疾病的新理念,其目的在于了解必须从整体及多方位角度对衰老进行研究及干预。本书尽可能地理论结合实际,强调一般保健措施在衰老干预中的重要性及其可行性,强调抗衰老必须与做好保健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并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着重指出衰老进程是可以干预的。本书尽可能融入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策略抗衰老。
本书尽可能使各重要章节有*研究进展及超前性,还特别注意导入一些新的理念:如Kirkwood 2008年(NAT、LIRE)提出系统性观察衰老的理念、干细胞再生能力之功能性耗损与衰老、衰老相关疾病、“去衰老技术学”、“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进展(SCI-ENCE、CELL、NATURE,2007、2008)等。
本书读者对象为临床、基础、保健、老龄、社区工作者及医学生、研究生等。
马永兴(Ma Y0ngXing),1928年12月出生。河南新密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抗衰老、认知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国老年学》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Scierice杂志发起并
篇 健康老龄化与保健、抗衰老
章 全球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与保健、抗衰老的关系
第二章 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地区的挑战和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
第四章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审视我国人口“未富先老”的命题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发展与医学模式转变
第六章 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评价
第七章 中国百岁老人状况及其长寿经验的研究
第八章 国内长寿老人某些统计、研究结果及其启示
第二篇 衰老概论及衰老组织学、细胞学改变
章 衰老概论
第二章 衰老的主要特征、定义及衰老学说的分类
第三章 衰老机制及其学说
第四章 寿命学的历史使命
第五章 动物与人类的寿命
第六章 人类衰老科学研究与实验动物
第七章 国内应用寿命试验和衰老动物模型研究抗衰老中药的近20年概况
第八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感觉系统
第九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呼吸系统
第十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泌尿系统
第十二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生殖系统
第十三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血液系统
第十四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消化系统
第十五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皮肤与附属结构
第十六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肌肉骨骼系统
第十七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内分泌系统
第十八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免疫系统
第十九章 衰老组织学的改变——神经系统
第二十章 细胞的衰老
第二十一章 线粒体与生命的衰老
第二十二章 线粒体DNA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进展
第二十三章 细胞衰老的端粒理论
第三篇 衰老时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增龄性改变
第四篇 衰老指标及其测定与评价
第五篇 衰老、长寿机制总论——研究进展并兼论衰老、长寿机制的多因性、综合性及复杂性
第六篇 衰老长寿机制分论
第七篇 衰老病理生理及长寿生理基础
第八篇 保健总论与一般保健问题研究进展——兼论保健与抗衰老相互促进问题
第九篇 某些重点保健问题研究进展(一)
第十篇 某些重点保健问题研究进展(二)
第十一篇 老年人保健及老年病护理
第十二篇 抗衰老、延寿问题研究进展——兼论综合措施抗衰老的必要性
第十三篇 抗衰老、延寿问题分论
附录: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值范围(新旧单位制对照)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