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学理论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实现的价值依据,对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深入分析城乡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共享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探究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的协同配置机制,完善教育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机制,促进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协同发展。本书可作为信息资源配置相关研究人员和教育技术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参考用书。
以城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系统的结构性调整和共享绩效的科学评价作为突破口,属于热点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促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利用互联网能够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使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成为现实;且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能丰富信息知识的传递、呈现和加工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一项重要的选择。
在信息化社会,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需保障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教育信息资源。不可否认,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别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更为匮乏,如何均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为解决教育信息资源非均衡化发展的问题,学者从不同视角、领域探索和研究影响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以期找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化配置方法,纠正资源错配,减少资源浪费,让优质资源惠及每一位用户,实现资源社会福利极大化。
国家通过强化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带动信息资源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标致工程,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应向边远、贫困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加速推进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数字差距,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建设内容,需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信息资源覆盖面,推进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规划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共享通道的便利化,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在中小学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
然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依然没有完全解决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与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实质解决,教育信息资源成几何倍数增长,面对海量资源,学习者却无法获得优质的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供需失衡,形成错配,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建设的教育信息资源不能与使用主体形成关联,与教育教学机构、教师和学习者匹配,为用户所用,发挥资源效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而是带来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损失。另一方面,信息革命不仅带来数字红利,同样也带来数字鸿沟,致使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优者愈优,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带来地区间更大的教育不公平,越发达的城镇,教育信息资源越丰富,教育质量越高;越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信息资源越匮乏,教育质量越低下。同时,由于缺少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不仅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匮乏,且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共享程度也不高,加之师生对教育信息资源的释义、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信息技术能力欠缺,致使现有教育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与利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以协同学理论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实现的价值依据,对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索,为今后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优化资源配置,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市场配置为辅,协调经济调控、管理体制和权益保护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为资源主体的实际需要,从时间、空间和资源数量三个维度创新资源配置模型,完善资源配置标准,对有限的义务教育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匹配和重组,限度地满足师生教学和学习需要。完善教育信息资源,需协调资源配置中各子系统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市场的作用,完善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垂直方面以政府规划、投入为主,鼓励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建优质、个性化的教育信息资源;水平方面促进校际间、资源使用主体间互通共享,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资源效率,关键在人,因此,需进一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入融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罗廷锦
2020年11月11日于昆明
罗廷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分校访问学者,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数字鸿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教材1部。
章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信息配置内涵及研究现状
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内涵
二、研究现状
第三章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一、协同理论
二、绩效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供给与需求理论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现状
一、区域间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情况
二、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五章 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一、基于面板数据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二、信息资源主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第六章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经验及启示
一、欧美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资源配置
二、亚洲主要国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
三、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经验及启示
第七章 教育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式与机制
一、创新教育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式
二、完善资源协同配置机制
三、提升农村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能力
附录
附录
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
义务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