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龙岩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游爱娇自2003年任永定二中副校长以来,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所走过的探索道路的经验总结。经过近20的探索,作者构建了以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操作模式。本书分为试点探索篇区域推进篇提炼推广篇拓展提升篇课程构建篇和案例分享篇,重点介绍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操作模式以及课程化的一些做法,以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应用和推广这类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拓荒者《融合与创新: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一书是游爱娇老师引领龙岩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推进的成果体现,内容丰富、全面翔实、整合范围大、可操作性强。本书是游爱娇老师20年来扎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晶,也是龙岩综合实践活动团队拓荒者们共同的精神财富,相信将对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践行者游爱娇老师系福建省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本书汇集了她多年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尤其是在如何开发实践教育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路径、实现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成果,提供了方向正确、理念先进的实践范式和成功经验,初步呈现了构建新时代德育、文化、课程一体化全面培养体系的龙岩方案。本书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既有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又有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分析思考,对于区域、学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传承优秀文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富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是一本集理论研究、经验提炼和实施指导于一体的佳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学生活动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品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把
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本书遵循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的理念,将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努力体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创新举措。
2003 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铺开,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2001 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实施模式,需要各地在实践中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广大的课程实施者以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和创新精神,认真落实课改精神,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其中,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二中的远足主题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课程资源整合的模式之一,是实践新课程、体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所创造的新范式。远足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永定二中将其作为学校常态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为我们今天研学习践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操作范式。
在这个过程当中,实施者也遇到了很多阻力:首先是教师的工作量大,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其次是学生家长的认可度问题;后是指导力量薄弱。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团队开展了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列活动,构建了以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操作模式。2016年,我们开始对这种操作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开发出更多类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在龙岩各中小学进行实验。永定二中作为实验学校,与我们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远足主题实践活动(涵盖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用书,解决了教师指导方向问题。结合国家、教育部近几年颁发的各类文件,笔者团队又以研学实践教育为主线,深度验证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的操作模式,研制了《龙岩市中小学研学课程指导用书》(高中、初中、小学各一册),同时配合市教育局,编制了《龙岩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规划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了片段教学、送教送培活动。后续,我们将重点关注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课程化管理评价的研究。本书重点介绍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操作模式以及课程化的一些做法,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应用和推广这类课程。
一、为何要提出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探索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3份文件共同强调了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纲要》指 出可将有关专题教育,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等,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专题教育的目标。
为了避免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孤立开展,耗时、低效等问题,根据文件精神,探索德育、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的操作模式,符合时代的要求。
游爱娇,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人,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教育学院兼职副教授、龙岩市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先后获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龙岩市优秀教师及市名师等称号。主持福建省德育建设十佳示范项目等多项省级项目、课题,其中研究成果《闽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实践》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永定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案例》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征集案例。主编出版《龙岩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手册》、《龙岩市中小学研学课程指导丛书》(高中、初中、小学各一册)等著作。2017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001 \ 试点探索篇
003 \ 远足主题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
007 \ 多维融合绽放综合实践活动精彩
013 \ 远足知行合一的德育实践活动
017 \ 融合与创新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新魅力
025 \ 区域推进篇
027 \ 常态化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略
031 \ 巧用本土资源丰富综合实践活动
036 \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说课的形式与要点
041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标准与评估
047 \ 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057 \ 提炼推广篇
059 \ 基于三融创的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
065 \ 以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069 \ 感受客家风韵 培育文化气质
074 \ 基于闽西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实践活动探索与创新
081 \ 闽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实践项目实施
087 \ 拓展提升篇
089 \ 新时代实践式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094 \ 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规范
100 \ 文化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与实施
105 \ 三融创研学实践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
110 \ 远足研学实践教育奏响五育并举主旋律
117 \ 课程建构篇
119 \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德育主题实践课程化的探索
126 \ 龙岩市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教材编写
134 \ 区域性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140 \ 龙岩市中小学研学课程的主要创新及影响
145 \ 案例分享篇
147 \ 闽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实践
151 \ 走进永定客家土楼 探寻世界文化遗产
166 \ 土楼楹联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3 \ 土楼回响 和谐共鸣
179 \ 附录 龙岩市研学课程资源简介
185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