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系出宋代诗人黄庭坚之弟黄叔达。祖父黄大乐,字韶音,岁贡生,任高淳县学训导。父之掞,字端衡,县学生。仲则生于高淳,四岁丧父,七岁随祖父归武进,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累试不第。乾隆三十六年(1771),入安徽学使朱筠幕。乾隆四十年(1775)游京师,翌年津门献赋,钦取二等,遂得校录四库馆。居京师,穷困侘傺,而诗名鹊起。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应陕西巡抚毕沅之邀游西安,复进京候铨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债家所逼,抱病出京,病殁于解州,年仅三十五岁。仲则以诗著称于世,与洪亮吉并称常州二俊,与洪亮吉、孙星衍、吕星垣有常州四才子之目,四人又与赵怀玉、杨伦、徐书受号毗陵七子。清人包世臣《黄征君传》称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黄葆树等编《黄仲则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下引有关评论材料,未注明出处者,俱见是编)。张维屏《听松庐文钞》叹其为天才、仙才,以为近求之百馀年以来,其惟一人而已。
一
才人自来多失职(黄仲则《太白楼和稚存》,前言所引黄仲则诗文俱出自《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清中叶诗坛的繁荣,终不能掩饰这是一个诗人没落的时代。乾隆盛世,是一个寒士诗人吟唱的天堂。黄仲则为代表的寒士诗人以凄霖苦雨之调自建一帜,构成盛世诗坛复杂的文化景观。
黄仲则一生好作幽苦语(《诗集自叙》),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论其诗如哀猿之叫月,独雁之啼霜。黄逸之《黄仲则年谱》以为此乃天性使之然。其实,仲则与清中叶大多数苦吟诗人一样,并非专是为人性僻耽佳句的,其哀猿、独雁之调,乃时代使然。仲则生活在社会下层,一身堕地来,恨事常八九(《冬夜左二招饮》),弱冠之诗即是悲感凄怨,裁冰雪入句,咀嚼生凉。其业师邵齐焘不忍看弟子苦吟憔悴,屡加劝诫,《跋所和黄生汉镛对镜行后》云:是汉镛方将镂心肝,以求异于众,亦增病之一端也,殊与仆私指谬矣。夫人百忧感其精,万事劳其形,故其神明易衰,疾疹得而乘之,而文人为尤甚。今日所望于汉镛者,方欲其闭户偃息,屏弃万事,以无为为宗,虽阁笔束书,以诵读吟咏为深戒可也。仲则感所知遇,终不愿放弃不平则鸣的诗歌追求,《杂感》表白说: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并力作诗人(《耒阳杜子美墓》),这理想是很高的,因为他所处的正是一个诗人没落的时代。
汪佑南《山泾草堂诗话》称仲则自出游后,诗境为之大变,扶舆清淑之气,钟于一人。诚如所论,乾隆三十四年、三十五年(1769、1770)的湖湘之游,是仲则诗歌人生的一个转捩。乾隆三十三年(1768),邵齐焘病逝,给仲则带来很大的冲击。他困惑知我者已归山阿,益感人生苦郁,故欲借山水来疗忧,有意远游湖南。仇养正等人以湘楚道远,且怜其病,劝以勿往。仲则不顾友人劝说,乾隆三十四年冬踏上旅途。诗人至湘江怀屈原、吊贾谊,到耒水拜谒杜甫墓,徘徊低吟,高唱道:由来骚怨地,只合伴灵均(《耒阳杜子美墓》),魑魅天南产,文章地下灵。忧生兼吊古,那不鬓星星(《寄丽亭》其二)。楚人调涩无佳韵,好谱《离骚》入管弦。(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仲则至此,很快对楚调产生了一种偏爱,其诗一变而为凄凉楚音。吴锡麒《与刘松岚刺史书》称仲则诗旨元本风骚,清窈之思,激哀于林樾,所言不虚。
湖湘之游称得上仲则诗歌的个黄金期。第二个创作高峰则是客于朱筠幕中的两年间。乾隆三十六年(1771)冬,仲则入安徽学使朱筠幕中,不久洪亮吉亦至。朱筠叹赏二人才华,致书钱大昕、程晋芳说:甫莅江南,晤洪、黄二君,其才如龙泉、太阿,皆万人敌。(洪亮吉《伤知己赋》,《卷施阁文乙集》卷二,《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翌年三月上巳,朱筠率幕宾大会于采石矶太白楼,赋诗者十数人,仲则《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成,一时推为擅场。洪亮吉《国子监生武英殿书签官候选县丞黄君行状》(以下简称《行状》)载云:为会于采石之太白楼,赋诗者十数人,君年少,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遍视坐客,坐客咸辍笔。时八府士子以词赋就试当涂,闻学使者高会,毕集楼下,至是咸从奚童乞白袷少年诗竞写,一日纸贵焉。仲则随朱筠等人登采石,游青山、黄山、齐云山,饱览山水形胜,既有知音的相惜,又有山水的怡情,仲则度过他人生中欢快的一段时光。其诗尽情展现飘逸的天才,不过凄凉的基调并未改变多少,故飘逸中蕴含着浓郁的苦味,洒脱中有难以解脱的郁闷,笑语中有不易言传的酸辛。
生于江南,遍游吴楚,饱览东南山水,黄仲则又怀着对燕赵山水与幽并之气的向往,久欲北游,然时光蹉跎,未能如愿。乾隆四十年(1775),他决意实现北游的愿望。《将之京师杂别》其一: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其二:看人争著祖生鞭,彩笔江湖焰黯然。诗人一再表白此行无意于功名,之所以北游,是由于自感诗中缺少幽燕之气。洪亮吉《行状》亦载云:故平生于功名不甚置念,独恨其诗无幽并豪士气,尝蓄意欲游京师,至岁乙未乃行。京师之游,确实使仲则诗中多了一些幽燕之气。但他进一步陷于困顿,尤其是移家京师后,心力交瘁,肺病日重,后在债家逼迫下,抱病出京,客死逆旅。这样的遭遇赋予其诗更浓重的伤感色彩,他想成为幽燕老将的理想也随之幻灭了。清人赵希璜因此感叹说,如果仲则不游京师,可能不会那么早就离开人世,《校仲则诗付梓,不觉怆然》其二:为爱幽并悲壮气,顿教仙骨落尘埃。当然,应该承认这一现实,如果没有北游的种种痛苦,就不会有仲则更杰出的诗歌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仲则的北游,是他人生的一大不幸,却是诗坛和诗家的一件幸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仲则与都门诗社诸子的唱和。翁方纲、蒋士铨、程晋芳、吴锡麒等人在京师结都门诗社,邀仲则入社。仲则与翁方纲、蒋士铨等人交游,不无沾染以学为诗的风气。在学问与诗歌之间,他一度欲废诗而专事考据之学。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翁方纲等人的影响外,还包括他欲借此遁世的想法。现实带来的沉重痛苦,使他几不能承受,以至于想逃避到古书中去。这也难怪其诗中忽然少了许多冰雪气,而多了几分虫鱼味。如《汉吉羊洗歌,在程鱼门编修斋头作》等诗,几可作注虫鱼的文字来看。总体以观,仲则京师所赋诗多用书卷,但毕竟大多数作品是以情韵为主,如《桂未谷明经以旧藏山谷诗孙铜印见赠》等诗,俱有可观处,与翁方纲之诗有所不同。
仲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诗人(章衣萍《黄仲则评传》)。寒士甘于沉沦,既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自我的人生选择。在一个诗人没落的时代,仲则选择诗歌人生的道路,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癸巳除夕偶成》其二)实是雕肝镂肾的痛心之语,而非真正的自悔,故又吟唱:相将且尽筵前醉,位置吾侪岂在人。(《丁酉正月四日自寿》其二)其早逝与并力作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朱珪《念奴娇·题黄仲则词后》叹云:感慨凄凉,尽平生、呕出一腔心血。剩有遗编,才展卷,便教痛深愁绝。仲则之死是清中叶诗坛的悲剧,同时也构成了对乾隆盛世的一种反讽。
......
目录
前言
少年行
秋夜曲
十三夜
秋夕
登千佛岩遇雨
游白沙庵僧舍
感旧(四一)
观潮行
后观潮行
雨后湖泛
杂感
莫打鸭
春夜闻钟
客中清明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花前曲(二一)
焦节妇行
道旁废园
遇伍三
遇故人
醉醒
客中闻雁
衡山高和赵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
月下杂感(二一)
江行避潮戏成
甬江舟中看山甚佳
和仇丽亭(五二)
夜泊闻雁
湘江夜泊
僧舍上元
感旧杂诗(四一)
寄丽亭(三一)
耒阳杜子美墓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
把酒
夜与方仲履饮
春夜杂咏并序(十四二)
登衡山看日出用韩韵
江上夜望
黄鹤楼用崔韵
汉江晓发
晚泊九江寻琵琶亭故址
重九夜偶成
骤寒作
冬夜左二招饮
寒夜检邵叔宀师遗笔,因忆别时距今真三载为千秋矣,不觉悲感俱集
二十三夜偕稚存、广心、杏庄饮大醉作歌
一笑(一笑加餐饭)
别老母
别内
二道口舟次夜起
舟夜寒甚排闷为此
当涂旅夜遣怀
一笑(一笑陶然醉)
送春三首(选一)
杂诗(谋欢知几日)
春暮呈容甫
偕容甫登绛雪亭
三十夜怀梦殊(二一)
短歌
太白墓
夜坐写怀
梦孤山
夜坐述怀呈思复
杂诗(二一)
寄王东田丈
夜坐怀维衍、桐巢
十一夜
立秋后二日
夜起
金陵杂感
中元僧舍
金陵待稚存不至,适容甫招饮
雨花台
秋兴并序(二一)
偕稚存登鸡鸣山
旅夜
稚存归索家书
子夜歌
金陵别邵大仲游
不寐
新月
客夜忆城东旧游寄怀左二
山寺偶题
太白楼和稚存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虞忠肃祠
辛卯除夕
杂诗(叔季交道薄)
赠万黍维即送归阳羡(二一)
大雨宿青山僧寺即谢公宅
春暮
武陵吴翠丞降乩题诗,仿其意为此
重至新安杂感(四一)
春城
啼乌行
墙上蒿
门有车马客
冬夜
山铿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
天都峰
铺海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
写怀
发一宿庵
夜起
宣城杂诗(四二)
重至当涂怀稚存(二一)
大造
烈士行
答和维衍二首(选一)
药渣鱼即琴高鱼
姜贞毅墓
七月八日夜雨偶成
乌栖曲
思旧篇并序
杂感四首(选二)
睡醒
重泊舟青山下
安庆客舍
余忠宣祠
皖城
归燕曲
主客行
宿练潭用王文成韵
早发
即目
即事
空馆
春风怨
英布墓
独酌感怀
鼠
寒鸦
濠梁
龙兴寺
壬辰除夕
悲来行
横江春词(四二)
对月感怀
山阁晓起
红心驿
偕稚存望洪泽湖有感
过全椒哭凯龙川先生并序
楼上对月
久雨寄示顾文子
失题(我家乃在东海东)
花津
高淳,先大父官广文处也,景仁生于此,四岁而孤,至七岁始归,今过斯地,不觉怆然
富阳
过钓台
新安程孝子行并序
丰山古梅歌并序
赠袁陶轩
水碓
山馆夜作
暮归北山下,丛木颓垣,未知何人祠也,苍凉独步,悄然成诗
游漪园暮归湖上
洪忠宣祠
金鼓洞
过贾秋壑集芳园故址
问水亭
湖上杂感(二一)
凤山南宋故内
七里泷
新安滩
杂题郑素亭画册
响山潭
冬日过西湖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三二)
癸巳除夕偶成
别稚存
广陵杂诗(三一)
和钱百泉杂感(四二)
饥乌
重九后十日醉中次钱企卢韵赠别
偕邵元直、毛保之游虞山破山寺,遂达天龙庵寻桃源涧(四一)
展叔宀先生墓
偕邵元直游吾谷
大雷雨过太湖
重过氿里寄怀龚梓村旧与梓树读书处
呈袁简斋太史(四二)
将之京师杂别(六二)
清明日偕贾稻孙、顾文子、丁秀岩、沈枫墀登白纻山
院斋纳凉杂成(四二)
言怀(二一)
得家书悼殇女
绮怀(十六二)
中秋夜雨
十七夜偕张秀才嘉会谈,是夜有月,三叠前韵
秋夜燕张荪圃座
邓家坟写望
秋色
午窗偶成(三二)
悼马秀才鸿运
二十夜
失题(神清骨冷何由俗)
何事不可为二章咏史
寿阳
涡水舟夜
雪夜至亳州
渡河
马上逢雁
东阿项羽墓
东阿道中逢汪剑潭
晓行
高唐
献县汪丞坐中观技
赵北口
哭龚梓树
春感
即席分赋得卖花声
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像李古笔,藏夏邑彭春衣侍讲家,此先生属山阴朱兰圃临本也
得稚存、渊如书却寄
十月一日独游卧佛寺逢吴次升、陈菊人,因之夕照寺、万柳堂,得诗六首(选五)
丙申除夕(三一)
丁酉正月四日自寿(二一)
闻稚存丁母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