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的班会课能带来什么?一节好的主题班会课到底什么样?怎样才能上好主题教育课?心理班会怎么上会更好?……
本书精选了近30篇有关班会课的文章,涉及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全书分为方法篇和实践篇,方法篇,实操性强;实践篇,案例典型,给人启发。一册在手,让您不再怕上班会课,助您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很多班主任怕上班会课,没有体验过班会课带来的教育力量。其实,一节好的班会课,往往能够让师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力量。
本书精选了近30篇有关班会课的文章,既有开设班会课的方法、建议,又有优秀的班会课案例,可以帮您掌握带班技术,提升带班能力。一册在手,助您开设更好的班会课,培育更好的学生,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作为班会课实操指南,本书易学好用,非常适合班主任培训和阅读。
新时代对班主任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新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先进的班级观、正确的差异观、清晰的协同观和自觉的学习观。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的让每个学生变得更好。这也是更好的班主任这套丛书的出版宗旨。
更好的班主任丛书包括《更好的班级管理智慧》《更好的班会课》《更好的心理健康课》《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五本,涵盖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面,里面全是优秀班主任的实操经验和技术窍门,用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为新时代班主任提供系统的修炼指南。
,示范先进的班级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班主任拥有先进的班级观,他们有的将班级比喻为社会,有的比喻为家庭,有的比喻为一个以任务为核心的团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智慧》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班主任们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发挥个性特长,维护集体荣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班方略,创建了极有魅力的优秀班级。
第二,认真践行正确的差异观。班主任带班,首要任务是尽快使班级学生形成集体,把集体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勤奋学习、愉快合作、健康成长的团队。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间天然存在的差异,正确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特征等。个体指导须在对个体理解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建设也须在理解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在《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班主任践行正确的差异观,实现了因材施教。
第三,保持清晰的协同观。这些优秀的班主任清晰地认识到,家庭环境和社区(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时这些环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学校教育。他们还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社会)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二者的统一就是协同。《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中就有很多家校协同成功育人的精彩故事。
第四,强化自觉的学习观。班主任的自觉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有一整套基于自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想法、主意、建议和见解,以便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要带好班,班主任要不断掌握带班技术,不断提升带班能力,不断积累带班智慧。这来自坚持学习的习惯和自觉学习的精神,即来自自觉的学习观。在《更好的班会课》《更好的心理健康课》中,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意义。
总之,这套丛书的内容,有些班主任拿来就能用,有些可供班主任参阅思考。新时代班主任,可以从这套丛书中读出到底该秉持怎样的班级观、差异观、协同观和学习观,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把学生的想法放在重要位置,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全国知名班主任研究专家 耿 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