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析与阐述教师读·思·行校本研修机制的构建及其价值、推动策略,分析与阐述基于教师读·思·行校本研修的组织知识转化的模型、影响因素与策略,以及基于教师读·思·行校本研修的个体知识转化的模型、影响因素与策略。
读书是教师学习、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与探究是教师读书的起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困惑与苦恼,当教师去认真阅读一两本相关书籍时,会感觉豁然开朗,因为教师们的问题、茫然很多是共通的,也早有很多优秀的教育思想者、实践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教师去阅读这些书籍,就是在与这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话,从他们那里能发现很多教育教学中的规律,获得相关理念和认识,了解到可能的行动方法和策略,读书是教师对各种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一条捷径。问题是教师读书的重要起点,但教师读书有时却并不是以现实中的问题、烦恼为直接起点,而是源于一种对于事物、现象的探究,想要弄清楚学生学习、某种教学方式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要了解当前学习理论等对教育教学的解释与分析,想要知道优秀教师是如何去思考、处理和对待问题的。教师通过阅读一些理论的、实践的书籍,可使这种探究得以继续,去发现很多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
教师校本读书研修是一种以读书为载体的教师研究、修习方式,也是教师共同探讨一定话题,共同认识、理解与解决一些问题的方式。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千头万绪,大多时候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很多教师会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教育理念、方法的文章,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寻求共鸣和提升认知,但这些网络文章阅读往往是零散的,无法达到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认识与领悟。在教师很难独自静下心来读书的状况下,教师共同读书研修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校本读书研修首先提供了一种任务驱动,在读书交流任务下,教师就要反复去阅读一些书,做到对书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在读书交流过程中,大家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教师们了解到其他教师在工作中也有过与自己相似的困难、问题与经历,了解到其他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认识,很多时候会得到一种情绪上的纾解、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一种认同感、归属感。
教师读书是一种与实践联结的阅读,教师读书研修是一个读书、思考与行动互相结合的探索、修习过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中的思是思考、反思与回顾,行是实践,是行动。教师基于实践问题去读书,在读书过程中会联系自己实践去理解书中内容,会在书中发现自己的遇见,自己曾经的种种经历、经验与境遇,会由书中内容更加理解自己,理解自己过往行为的教育含义,会去思考与反思自己日常工作中的对与错、得与失,会时常从书中获得某种启发,产生一种想要去实践、去行动的冲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是一种集体共读、共思考、共交流的过程,是集体与个体的统一,共同的理解与情感共鸣。同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有着独特的经验、感悟与体会,每个人对书中内容的兴趣点不一样。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是一种共性与个性、集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交流、探讨与分享。
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是一种基于问题与需求的教师读书研修方式,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目的可以划分成多种研修类型。教师读书研修一般由领导者发起,领导者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想要引领教师认识、理解并探索、实践某些理念、方法等,有时就会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去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这种需求源于领导者,同时也是教师为认识与理解领导者推行的某些理念与方法而产生的需求。而有些读书研修虽然由领导者组织与倡导,但书籍的选择完全由教师根据自身兴趣与需求自主决定,是更为充分的基于问题与需求的教师读书。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在当前教育领域,根据不同的目的、需求可以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种是学习成长型,教师读书的目的是获得学习与成长,书籍的选择始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困扰,也有对教育理论、理念、学科教学原理、方法等的好奇与探究,还有一些是对当前教育改革热点、重点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范例的学习,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个人需求去选择书籍,有意识地让自己通过阅读在某些方面获得成长。第二种是研究探索型,教师读书的目的是增进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去探索研究课题,当前教师课题研究越来越普遍,往往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有些课题本身难度较大,核心概念理论性较强,隶属某一研究领域,有些课题实践本身需要一些理论的支持,需要理论为其提供思维框架或实践依据,或有些课题本身就是对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探讨与对实践模式、策略的探索,在这些情况下,课题负责人就需要带领大家去阅读一些相关理论书籍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籍,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探讨交流与实践尝试,由此形成基于课题研究的研究探索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第三种是学科教研型,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具有学科本质、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实践策略等,为了促进教师增进对学科的理解以及启发学科教学的方法,有些教研组组长会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带领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中反思,还会开展一些与书籍内容相关的研究课活动,从而改进学科课堂教学,由此形成基于学科教研的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第四种是教学改革型,当前教学改革此起彼伏,为了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充分理解,有些学校领导会以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教师通过阅读对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深入理解,同时思考自身实践是否与改革核心理念切合,有哪些地方尚存在不足,如何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与探索等,由此形成教学改革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第五种是文化变革型,多年来随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进一步提炼与提升,很多学校有了自己明确的核心价值理念,而这些理念往往内涵深刻或者源于某些书籍中的相关记载与描述,这时,有些校长会有意识地寻找一些与学校文化价值理念切合的书籍让教师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在读书交流中不断澄清认识,对学校文化理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学校文化理念,从而将其内化于自身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之中。第六种是生活体验型,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要求教师对人生、对生活有着更宽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与体验,因而,有些校长期望教师能够阅读一些有关人生体验、感受方面的书籍,以提高教师的智慧与人生境界,促使教师从人的一生发展与幸福的角度去培养教育学生,由此形成基于生活体验的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当然,以上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类型的划分只是为了更为清晰地认识与理解这一领域,其划分内容具有一定的交叉重合,并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分类。
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丰富了教师精神与情感世界,获得很多理论与实践性知识,并实现个体与组织知识之间的转化。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知识与信息进入教师的头脑中,使得教师内心更加充实,一些教育类书籍可以净化教师心灵,使教师更加明白人生、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更加努力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行。同时,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中,教师往往会基于自身实践性知识去思考与理解书本知识,实现书本知识在个体内部的重新建构,教师由书本知识获得启发,去探索尝试,在行动中获得对知识的新理解、新发现,从而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书本知识经由个体内部重构后转化为个体知识。此外,由于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是集体共读、共交流,在反复交流探讨后,大家对于很多问题、观念、知识等能够形成一种共识,实现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
李爱霞,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科研员,中学二级,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学习、教师管理,出版个人专著《绿色教研组: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有多篇学术成果公开发表,如《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长角色的重新定位与思考》、《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的价值分析》、《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文化变革的研究》、《中小学骨干教师是如何做研究的》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发表于《当代教育论坛》,《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模型的研究》、《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制度变革的研究》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教研组如何走向真教研》发表于《北京教育》等。
章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概述
节基于问题的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探讨
第二节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内涵、特征及类型
第二章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组织与管理
节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机制构建
第二节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共同体
第三章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节学习成长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二节研究探索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三节学科教研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四节教学改革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五节文化变革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六节生活体验型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案例
第四章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中的知识转化
节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中的书本与个体知识转化
第二节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中的个体与组织知识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