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经济学的市场供需关系理论为指导确定了分析我国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的基本框架,并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其一,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探讨高职专业的本质属性及其与劳动力市场关联的基本逻辑,并尝试构建基于职业和产业的新分类方法。其二,基于权威数据资源,分析“十二五”以来,我国高职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切程度。其三,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检验市场模型对于我国高职专业调整的解释力,并通过个案研究进一步深入剖析影响市场作用发挥的因素。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9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1.6%,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供求关系、内外部环境、评价标准、保障机制都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2020 年 11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目标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 2021 年 4 月中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因此,在全社会普遍关注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杨振军同志基于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的专著《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研究》付梓出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反映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和专业眼光。我个人认为,本书关注的我国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切性或匹配度问题, 实际上也是新时代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必须观照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全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0 年底,全国高职(专科)招生 483.61 万,占普通本专科的 52.90%,选择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状况进行整体性研究,需要很强大的理论勇气,也注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杨振军同志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特别是一直在参与《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的研制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情况非常熟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也很有感情,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许多独到见解。这次利用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诸位师长的指导下,利用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将自己多年观察和思考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总结和学术提炼,对相关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的分析框架、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调整步入加速期,专业调整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供需匹配的角度来看,我国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整体协调性较差;劳动力市场信号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影响较弱且不平衡等主要研究结论,就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分析。特别是这项研究紧紧抓住“专业调整”这个“牛鼻子”,力图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市场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影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信也会对其他学者研究诸如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总之,伴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持续提高,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不可避免,由此带来的教育体系的分化和复杂程度还会增加,再加上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如何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过程中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相信《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研究》的出版,能为我们思考这一基本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桑锦龙
2021年9月 23日
杨振军,教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等。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高等教育强国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论》等著作10余部。2016年入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励计划”。
第 一 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专业的分类与测量
第三节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研究
第四节 专业调整影响因素的实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职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第一节 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联原理
第三节 高职专业与产业的关联原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职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职专业调整的基本趋势与特征
第三节 中美两国高职专业结构及调整路径比较
第四节 我国产业发展及高职人才产业分布变化
第五节 我国职业结构变化及高职人才职业分布变化
第六节 高职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切性研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专业调整的市场模型检验.
第一节 市场模型
第二节 数据、变量与方法
第三节 描述分析结果.
第四节 相关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市场模型扩展
第二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
第三节 描述统计结果
第四节 模型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职专业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影响因素的
典型个案剖析
第一节 信息不完全:高职院校能获取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信号吗?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否存在垄断与进入退出壁垒?
第三节 两个市场的抉择:要生源,还是要就业?
第四节 政府宏观调控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信号的扭曲吗?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 2015 版与 2004 版高职专业目录分类对应表
附录二 高职专业的产业分类表(专业与产业 / 行业关联表)
附录三 2011—2018 年我国新增高职人才就业岗位的职业分布
附录四 2011—2018 年我国新增高职人才就业岗位的行业分布
附录五 2011—2018 年我国高职各类专业毕业生规模统计
附录六 2015—2018 年不同类型院校专业布点调整均值的
非参数检验结果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