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质量、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本书从两个维度阐释人格的形成:形成于个体生命早期的童年、幼年乃至胎儿期的“初体验”,以及根植于历史、人文等人类共同体验和传承的“原型”。从集体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的角度,梳理人格形成的过程,阐释同地域、同种族乃至全人类共同具有的“原型”和个体早期经验感受对个性及人格发展的深远影响。
走遍世上任一条路,无非演绎心的剧本。
所谓人格,是人的意志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 物,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存在。 人的意志各不相同,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境 遇也都不同。境遇对人的影响不是固定的,不同 的人对境遇的反应不同,人的自由意志在每一次 对境遇的反应中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 的后果。同样的境遇,对一个幼儿和一个成年人 的影响也不同。自我意识的清晰程度不同,不同 的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认知的方式和程度也都不同 。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但是在这 种种不同的背后,有着一些共同的规律。本书所 试图探索和表达的,就是人格形成、发展的这种 规律。 限于篇幅,本书对人格的讨论并没有充分地 展开,只是把思考的框架描绘了出来。本书没有 足够多生动的事例来便于读者的理解,也没有引 用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文献来满足心理学同行们对 研究形式的爱好。对此,作者表示歉意。聊以自慰的是,本书的思考是认真且深入的 ,我想这样的思考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启发:有心 的读者,可以自行脑补出很多例子来佐证这里的 论述;心理学同行一定会发现有很多研究成果是 和这本书的理论框架相互协调的。
朱建军,“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方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创始人、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朱建军的“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原创性和认可度*高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教学与实践,在学术界和心理临床治疗中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朱建军教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著作及合着有《梦——内心的声音》《蓝色17岁心灵大厦漫游》《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中人格意象的分解》《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寻找中国历史的心灵密码》《焦虑的中国人》《意象对话20年经典丛书》《意象对话案例督导集》《少女自卫手册》《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等18部,文章发表已超过百万字。此外,他还是心理学专业网站(往来心理世界)的网主、《心灵小木屋》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
胎内生活
“核心存在”与“自我意志”
原型
胎内环境
胎儿的“感应”
胎内的原型激发
胎儿影响母亲
胎儿的自我选择
无可改变的“原始印刻”
“存在感”与“存在”
出生
出生印刻
对死亡的恐惧与向往
“无条件的爱”的丧失
“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早期基本印刻
魔鬼原型的激发
死神原型
英雄原型与赤子原型
上帝原型、道原型
出生认知烙印
与外部世界的第一次互动
早期生活(约3岁前)
早期印刻
最初的符号化
自我存在感
“非我”
人生的基本脚本
早期生活中的一些原型
原始儿童期(约3~6岁)
意象的产生
概括化
意象的关系
故事:时空中的意象关系
自我意象
人生脚本故事
学龄期(约6~12岁)
逻辑思维
现实化
自我
青春期
人格定型
性别认同
人生规划
未来的人格发展
成年后的现实化
恋爱、做父母的影响
死 亡
解放之路
人格分类
内倾和外倾
自恋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
反社会人格
抑郁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
癔症型或表演型人格
分裂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
冲动型人格
人格崩溃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