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欧美的社区矫正,在21世纪之初被我国所借鉴。从社区矫正的试点、扩大试点、全面试行、全面推进,再到《社区矫正法》的施行历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的体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区矫正法》 的施行,使我国社区矫正有了正式的法律依据,化解了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合法性危机,并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管理机构到日常工作机构的社区矫正组织体系。
本书在系统介绍社区矫正的历史演进、法理基础、国外社区矫正机构与队伍建设基础上,对我国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循证矫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考核奖惩、检察监督等基本制度进行了系统评述,结合《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对当前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挖掘与找寻。本书对于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社区矫正工作具有理论指导与参考价值,并期许能对社区矫正工作做出微薄贡献。
肖乾利
男,1966年出生,四川宜宾市人,宜宾学院法学院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宜宾市学术带头人,宜宾市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刑事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等刊物全文收录。多次获宜宾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熊启然
男,1972年出生,重庆市人,法律硕士,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长期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司法办案经验丰富,法学理论功底深厚,勤于思考总结,注重实务研究,先后发表10余篇研究成果,其中4篇被《四川检察》等刊物采用,3篇专题调研成果被转化,对指导检察办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章 社区矫正的起源与性质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与起源
二、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
三、社区矫正的利弊
四、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五、关于社区矫正的性质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
一、国外社区矫正的演变
二、美国的社区矫正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
四、日本的社区矫正
五、俄罗斯的社区矫正
六、国外社区矫正的启示
七、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试行
八、社区矫正的中国特色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法理基础与刑事政策依据
一、标签理论
二、恢复性司法理论
三、深化的复归理论
四、行刑社会化思潮
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第四章 社区矫正机构与队伍建设
一、英国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二、美国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联邦)
三、日本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四、俄罗斯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五、我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
六、我国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
七、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 社区矫正对象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一般权利
三、社区矫正对象的特珠权利
四、社区矫正对象的义务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
第六章 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制度
一、社会调查评估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的规范依据
三、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的完善建议
五、社会调查风险评估量表的构建
第七章 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制度
一、矫正接收制度
二、矫正小组与矫正方案
三、分类管理制度
四、电子监控制度
五、外出请假制度
六、执行地变更制度
七、禁止令制度
八、信息化建设制度
第八章 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制度
一、教育矫正的特点
二、《社区矫正法》关于教育矫正的解读
三、教育矫正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育矫正的完善路径
五、公益活动
六、帮扶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第九章 循证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
一、认识循证矫正
二、循证矫正的理论基础
三、循证矫正之于社区矫正的思想实质
四、循证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基本要求
五、循证矫正在矫正对象中的应用
六、循证矫正的不足与完善
第十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一、未成年犯刑事执行基本理念及制度范例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三、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
四、循证矫正在未成年人矫正中的应用
五、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关键环节
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七、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干预
第十一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与奖惩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
二、行政奖惩
三、司法奖惩
四、被采取强制措施矫正对象的解矫问题
五、考核奖惩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
一、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概述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对象问题
三、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完善路径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