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百年文学史》由学界首次对19122017南京百余年的文学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论述。本书在整体观照南京政治历史背景、地域文化传统和审美气质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百余年间创作群体、文学活动、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细致描摹,以及对南京文学和鲁迅、巴金、张爱玲、王安忆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创作关联的发掘,显示出南京文学独具的地理诗学特质和完成现代转型后的审美面貌。
纪念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两周年
南京大学教授专家历时七年推出
- 南京现当代文学史
- 深入中国百年文学南京主场,一览南京文学版图
- 19122017南京作家群像全景式呈现!
- 附有百年间416位作家名录和234种文学期刊信息,史料空前详尽
吴梅、胡小石、陈衡哲、叶灵凤、张恨水、路翎、高晓声、陆文夫、赵本夫、苏童、叶兆言、陈白尘、范小青、毕飞宇、韩东、朱文、鲁敏、朱辉、曹寇……
鲁迅、胡适、赛珍珠、朱自清、俞平伯、巴金、丁玲、曹禺、张爱玲、余光中、白先勇、张贤亮、王安忆、方方……
张光芒,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启蒙论》《混沌的现代性》《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等。曾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等。
绪言
一、南京的诗学地理
二、南京是一座文学之城
三、城市性格与文化气质
四、文化传统与文学精神
五、文化意蕴与审美风格
六、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南京百年文学史
七、入史标准、概念框定与叙述体例
章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19121927)
节 概述
一、南京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过渡
二、文化守成主义的大本营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二节 小说
第三节 诗歌
一、白话新诗
二、旧体诗歌
第四节 散文
一、叙事散文
二、艺术散文
第五节 戏剧
第二章 审美与革命的变奏(19271937)
节 概述
一、南京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
二、新旧文学的并存与论争
三、革命文学思潮
四、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二节 小说
一、叶灵凤与早期海派小说创作
二、卢前的婚恋小说
三、现实主义小说
四、历史小说
五、赛珍珠与《大地》三部曲
第三节 诗歌
一、新月派南京青年诗人群
二、革命诗
三、土星笔会
四、旧体诗词
第四节 散文
一、杂感
二、回忆散文
三、游记
第五节 戏剧
一、戏剧组织、演出活动
二、抗战剧作代表:陈大悲与吴祖光
三、早期象征戏剧的奠基人:陈楚淮
第三章 黑暗与光明的交锋(19371949)
节 概述
一、悲情之下的南京文学活动
二、文学论争与理论思潮
第二节 小说
一、战争小说与七月派小说
二、讽刺小说
三、乡土小说
四、言情小说与性爱小说
五、张恨水
六、无名氏
第三节 诗歌
一、讽刺诗
二、十四行诗
三、汪伪时期旧体诗词创作
第四节 散文
一、报告文学
二、杂感
三、回忆散文
第五节 戏剧
一、汪伪戏剧活动
二、讽刺戏剧
三、路翎《云雀》
四、活报剧
第四章社会主义文学的兴起与探索(1949-1976)
节 概述
一、南京文学体制的建立与文学发展
二、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二节 小说
一、探求者小说
二、其他探索性小说
三、军事题材小说
第三节 诗歌
一、革命颂歌
二、工农诗人群
三、古体诗词等
第四节 散文
第五节 戏剧与电影
一、剧团发展与演出活动
二、沈西蒙
三、第四种剧本
四、电影文学剧本
第五章 从复苏到新潮(19761992)
节 概述
一、新格局的建立与文学思潮的演进
二、南京文学的复苏、发展与繁荣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自由探索
四、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小说
一、高晓声、方之
二、赵本夫
三、苏童
四、叶兆言
五、朱苏进
六、黎汝清等
七、黄蓓佳等
第三节 诗歌
一、归来者的诗
二、他们诗群
三、其他青年诗群
第四节 散文
一、《云梦断忆》与回忆散文
二、游记散文
三、报告文学
四、杂文
第五节 戏剧与影视
一、陈白尘
二、姚远
三、李龙云等
四、影视
第六章 生气蓬勃的多元格局(19922017)
节 概述
一、文艺领导与文学运行机制的变革
二、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文学类型的多样
三、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学活动
第二节 小说
一、范小青
二、毕飞宇
三、周梅森
四、储福金
五、庞瑞垠、黄梵等
六、韩东
七、朱辉
八、王大进
九、黄孝阳、丁捷等
十、鲁敏
十一、朱山坡等其他作家
第三节 诗歌
第四节 散文
一、山水游记散文与回忆散文
二、文化散文与文化寓言散文
三、杂文和报告文学
第五节 戏剧与影视
附录一 南京百年文学作家名录
附录二 南京百年文学报刊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