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第3版)》所指认的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现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中历史辩证法逻辑主体向度的重要内容。可是。想当长一个时期以来,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科学批判话语却一直为人所忽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第3版)》作者在对大量经典文献精心研读的基础上。重新提出和确证了这个重要学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并非永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功能度的特定水平上,社会历史发展才呈现类似自然界盲目运动的历史现象;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人类主体畸变为外部力量(自然和人的物化世界)的奴隶,而社会历史发展则外化为一种近似于自然历史运动的“无主体过程”: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似自然性与物异性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将最终超越这种历史性生存状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前时期(必然王国)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期(自由王国)。作者立足于当代思想史和自然科学观的理论角度,尤其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实践,翔实生动地阐述了马克思这种学说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第3版)》立意新颖深刻,在思想原创与文本互动、史辩与论说、逻辑深入与生动浅出,以及理论研讨与现实反观等方面均有较为上乘的着墨,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不多见的探新之作。
2009年,对我而言肯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10年前完成的拙著《回到马克思》①将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版,而我在15年前所撰写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则将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在此次修订的过程中,我又一次回眸,和曾有的自己、曾有的思绪、曾有的激动相遇,和曾经目光锁定的人物对话、辩驳。蓦然回首,十余年已逝,虽不能说沧海桑田,也可谓日新月异了。不过,我欣喜地看到,在中国学术界。这些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的论著能够受到如此持久而深入的关注,业已充分说明一种中国当代思想史中的重要复兴,即与商品一市场经济世界同体生成的马克思的科学的社会批判话语的重新在场。这种学术思想情境的建构本身就包孕着十分复杂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完成于1993年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是我最早出版的一本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的专题性论著。在2002年的第2版序言中,我简要说明了这本书主要的思想构境逻辑的历史背景。而在这篇新的序言中,我想着重阐述此书生成的特定历史语境和中心思想。我以为,《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原创性的学术关键词主要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似自然性和物役性。
张一兵,原名张异宾,男,1956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马克思困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代表性论著有:《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 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目录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自序
序言
自序
引言 马克思之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论的一般逻辑线索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
第一节 人的本质就是超越自然的限定性
一、人类主体的自我超越和创造性
二、“新世界起源于精神”
三、“下流的唯物主义”
第二节 消除的主客体颠倒背后的逻辑矛盾
一、回归基础:“颠倒的世界”与“颠倒的世界现”的否定
二、要求主导:人是世界之本
第三节 经济异化:人是自己创造物的奴隶
一、经济异化理论的建构: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本质
二、人类主体劳动本质的四重异化
三、共产主义:在主体意义上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四、一个重要的理论辨识
第二章 哲学新视界中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与人类主体
第一节 哲学变革中的主导逻辑框架转换
一、马克思哲学逻辑转换中的三大难题
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逻辑框架的最初解构
三、新的理论基石:从人类主体出发的客观物质实践
第二节 哲学新视界中的自然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新世界现的初始理论地平
二、经过人类主体实践中介过的人的自然环境
三、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及其运转机制
四、科学历史现基本原則的两次重要表述
五、实践唯物主义的对象化:一个关于小结的小结
第三节 历史辩证法视角中的人类主体地位
一、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失误
二、历史辩证法客体向度中的现实的人是什么?
三、马克思恩格斯真的不关注人类主体的生存状态了吗?
四、“自主活动”:一个新的衡量主体地位的科学尺度
五、“共产主义不是应该确立的理想状态”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现象的特设规定
第一节 历史辩证法逻辑主体向度的缺失和对马克思的误解
一、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结构
二、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关系的再辨识
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永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吗?
第二节 似自然性:社会历史发展异在为自然过程的特殊历史状态
一、马克思“自然”与“自然规律”的不同语义层面
二、理论起点:对资本主义“永恒的自然规律”的证伪
三、语义转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特定的“自然规律”
四、似自然性:社会历史发展在什么意义上与自然过程相类似?
第三节 似自然性与物役性
一、对象化和异化与物化和物役性
二、物役性:我们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力量所驱使
三、资本主义社会过程发生物役性的基本方面
第四节 经济拜物教: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
一、经济拜物教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的三大拜物教批判
三、经济力量支配人的现象是历史的永恒规律吗?
第四章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的再认识
第一节 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与似自然性
一、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两种逻辑视角
二、马克思客观描述逻辑中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
三、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似自然性和物役性
第二节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深刻意义
一、必然王国:自然必然性与经济必然性
二、自由王国:人类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解放
三、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
四、物役的超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生存状态
第五章 恩格斯与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一节 青年恩格斯眼中的人与自然
一、“火焰中飞起的凤凰”
二、夺取“历史的主动性”
三、把历史的內容还给历史
第二节 观察世界的唯一尺度:社会实践棱镜
一、共同创立科学世界观的恩格斯与马克思
二、“自然规律”在逐步成为历史的规律
三、以地球为中心的自然图景
第三节 似自然性、物役性与人类实践的自主活动
一、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异同
二、外在必然性支配人类主体的反常现象
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四节 恩格斯社会历史观“合力说”之新解
一、恩格斯“合力说”的本来面目
二、“合力说”是一个特设的历史规定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一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的内在逻辑冲突
一、主体超越性:反对经济决定论
二、反人的“无主体过程”:科学主义的理论反拔
三、逻辑极性的消解:一个理论辨识
四、一个特设说明
第二节 “入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似自然性理论
一、对社会发展与自然过程异质性关系的思考
二、对资本主义“自然规律”的批判
三、“自然论”的意识形态神话
第三节 “人学的”马克思主义与物役性理论
一、青年卢卡奇对非主体“物化”的批判
二、青年卢卡奇对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批判
三、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与科技意识形态
四、一个分析和小结
第七章 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与马克思的历史观
一、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
二、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研究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与似自然性
一、复杂性系统科学的自组织一般进化论
二、人类社会历史进化是一个怎样的自组织过程?
三、社会进化的自组织与似自然性
第三节 当代生态学视界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深层逻辑
一、当代生态学视界的逻辑意向
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与生态学
三、控制人的社会主体行为与似自然性理论
四、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辨析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与历史辩证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历史反思
一、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哲学内省
二、毛泽东的哲学逻辑与革命实践道路
三、毛泽东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之透视
第二节 关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
一、邓小平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逻辑的双重结构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进程的三个递进层面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这的确是青年马克思在理解社会历史一般基础时所确定的唯物主义立场,但当他转而探寻社会历史的主导因素并进而确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依据时,发生支配作用的却是费尔巴哈的人学主体辩证法和价值论。如前所述,这个主体辩证法的理论核心——劳动异化逻辑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史观。这条逻辑线索与那种从社会历史物质基础的思路正好是相互矛盾的。
在后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这两种逻辑的内在冲突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白热化程度,它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从费尔巴哈走向新世界观的过渡状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理论冲突的直接结果就是全部人学异化史观构架的解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原来在马克思思想中处于非支配地位的科学的客观逻辑在革命中占据上风。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前提性理论侧重点,就是通过批判黑格尔,进而批判费尔巴哈和自己(1843-1844年以后)的那种以人本主义的“应该”为逻辑内趋力的总体哲学构架,并以此凸现新世界观所确立的革命意义。因此,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批判费尔巴哈的人学异化史观的一些重要逻辑要点,的确也是他们自觉的自我反思之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