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善变”的教师
过去学生评价语文课堂有一句话:“语文教学像敲钟,天天敲,一个声。”其中对语文教学的无奈与不满暴露无遗。一成不变的事物最令人生厌,教师的教学也同样如此。
不“善变”的教师是懒惰的教师,是没有进取心的教师。任何改变都需要勇气,需要思考,需要下一番气力;而按照既定的套路来教学,完全不管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教育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甚至不管教材的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然就是没有责任心的直接表现。
不“善变”的教师是迟钝的教师,是没有灵性和智慧的教师。任何改变都需要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有的教师不是不想变,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变,离开原有的一套就不知所措,这自然涉及教育能力的问题了。
“变”里面包含着智慧,体现着艺术。干巴巴的教学语言,老一套的教学组织形式,毫无新意的教学手段,连开场白、结束语、小组讨论等,学生都耳熟能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应该彻底摒弃。有一句歌词在学生中很流行,叫“给我新鲜”,的确代表了学生的心声。教师亟待改头换面,面孔要生动起来,手段要花样起来,形式要灵活起来,内容要新颖起来,本着一种服务的思想,在“善变”中享受生命的乐趣。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自寻“烦恼”,也才能拥有极富创意的诗意的教育生活。真正的教育家会永远憧憬明天。停止冲动,教育就会终结;停止变化,教育之花就会凋零。
有的教师总说,“我很忙”。但这种“忙”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不能是照搬模仿,而应该是创造,是革新。回想一下,我们哪一年的工作是完全一样的?哪一次的教学活动是照搬抄袭的?又有哪一个班级、哪一个孩子是相同的?我们的工作内容充满了变化性,也就要求我们随时在工作中求新求变,机械的重复劳动会使人厌倦,而推陈出新的工作不仅能唤起我们的工作热情,而且更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每个新学期的开始,我们是否想过,在我的教学中要尝试什么改变?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们是否想过,我的带班理念和带班策略是否要做些调整?甚至每一堂课的导入方式、提问手段,每一本作业的批改形式、批语内容,每一次测验的试卷样式、讲评方法,都时时求变。要培养创造性的学生,首先应该有创造性的教师,时时刻刻寻求变化,不仅会让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生活鲜活起来,而且会紧紧把学生团结在我们周围。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提醒我们,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是,教育家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要思考,每天都是用心教书;而教书匠每天都是一样的,机械地重复着教育的套路,不管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总是僵化地唱着古老的歌谣。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每天都要扪心自问:今天,我“变化”了吗?
课堂高效的根本在于学会舍弃
减负提质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少做无用功,摒弃那些教而无功、学而无功的内容和过程,真正在学生学会、会学上下功夫,就是实实在在的减负,也就能实实在在地提质。
话好说,但能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上都能做好,难!
就语文教学来说。叶圣陶先生讲,课文无非是例子。我理解,这句话包含有这样的意思:老师和学生教学课文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教学课文来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积累的,能力锻炼的,也有情感态度的)。叶老先生这个观点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教导和启示我们,巧用例子,达成目标,是语文教师的匠心所在。一以贯之,经年累月,可望实现通过“教”而达到“不教”。
若能如以上所说,可能会少做无用功。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常常是老师忙、学生苦却劳而无功。要问为什么讲这些,他可能会说,课文总不能不讲啊,如果不讲,考到了怎么办?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每节课备课时和每节课上完后,逐一反思一下,所教所学、所讲所练都是为实现目标的吗,我们肯定会发现,无用功不少。于是,我要说,课堂教学少做无用功,我们要多一些这样的“反思”,进而养成反思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尤其是在备课时。
这是一位叫孙宝泉的老师在自己的文章《课堂教学要少做无用功》中所阐述的观点,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课堂高效的根本就在于学会舍弃。只有学会舍弃,才会少做无用功。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回答别人的提问“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的绝招是什么?”时,答案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反浪费”。也同样深刻地阐述了这一点。
这是不是应该引发我们的警醒和思考:看看在我们的课堂上,到底有多少行为没有价值?到底有多少语言属于废话?到底有多少时间学生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关注教学中的每个时间段,让每个时间段都在创造价值,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不过说来容易,教学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思维定式往往支配着教师、逼迫着教师,因此,要真正砍掉无效环节还需要下不少功夫。
无效表现之一:热度高深度浅。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自主变成了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有效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纯属应付交差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虽然极度热闹、喧哗,类似“茶馆”“集市”,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肤浅得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
无效表现之二:问题多思考少。满堂灌改成了满堂问,整个课堂被教师提前设定的一长串问题贯穿。这本也无可厚非,但遗憾的是,教师得到答案的欲望太过急切,往往是问题提出来,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直接去寻求答案,结果是很好的问题变得价值极低。提问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思维,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以语言的形式加以完整的表述,才能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满足于结果,更要善于让学生说出理由,这样,正确的加深理解,错误的也能通过阐述理由的过程找到思维的偏差点,并对症下药进行校正。否则,学生只达到学会知识的层面,而没有进一步发展成为会学,会举一反三。
无效表现之三:布置密检查疏。有的教师喜欢随机布置一些任务,诸如,下课把书读两遍,请把错误的题目整理好,把该背的问题背下来,等等。但说过之后,教师很快就忘记了,这样有布置无检查的教学环节,让教学更为低效。
有效的教学必须体现以下几点:
第一是深刻。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就能够讲在点子上。所以优秀教师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点:深入浅出。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它绝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第二是独到。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囿于教材本身的框子,始终渗透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
第三是广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教师都应该有所涉足,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
第四是灵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动形式的花样翻新,而是追求学生脑力劳动的适度紧张,思维活跃,体验加深,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效率。重实效,不是搞“死”,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极思考为代价。只要我们的思维放得开,敢于自由、大胆地创造,敢于相信学生,善于鼓励学生,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灵动,学生就会和我们一起幸福愉快地学习。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学生、家长也是我们教师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围绕我们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设计好教学的整个流程,从上课、作业、练习、测试,一线贯之,都为之服务,有效性才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