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南京清凉山公园诗词选集(平装本)。主要收录了古代至民国时期歌咏南京清凉山的重要旧体诗词,包括江淹《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萧衍《直石头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等。是书所辑旧体诗词,既有采自各种诗词合集、个人诗文集、笔记史乘者,亦有传世绘画作品上所提的诗词,又有安徽泾县博物馆收藏的龚贤《草香堂集》中的部分作品。取自绘画题跋的诗词尽可能载明原画的创作年代、尺幅、现藏地等基本情况。本书的出版对研究南京清凉山乃至南京历史文化都颇有助益。
中国是诗词大国,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南京是联合国评选的“世界文学之都”,诗词是文学之都亮丽的旗帜。在南京建城至今两千五中,产生的诗词难以,且名篇迭出,不绝如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不仅有不同版本的南京诗词的选集出版,更有钟山、牛首山等名山诗词的结集问世。《南京清凉山文化史料丛刊》第二辑《南京清凉山诗词选辑》就是历代吟咏南京清凉山及相关古迹名胜诗词名篇的结集,集中选收三百余名作者的六百余首诗词,是清凉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既真实又艺术地反映了清凉山的历史烟云、自然形胜和人文渊薮。
清凉山位于南京城的西部,早称石头山,“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指的就是城东的紫金山和城西的石头山。南京早期的城垒金陵邑和石头城都筑在此山。在三国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三百余年间,石头城是南北攻防的重镇,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在《南京清凉山诗词选辑》中,吟咏石头山、石头城群雄纷争的诗词占有不小篇幅。
清凉山一带,地势高旷,溪山幽绝,风景秀丽,历来被视作“城市山林”。清人狄葆贤在等阁诗话》中这样描绘清凉山:“冈峦拱抱,林木深蔚,远城市之嚣,具岩壑之趣,诚处士之幽栖也。”境内的文化名胜更是丰富,扫叶楼、崇正书院、武侯祠、驻马坡、翠微亭、还阳泉、清凉寺等胜迹,引发诗人们赋诗吟诵,凭吊江山,借景抒怀。历许多名人因此与清凉山结缘,或择此隐住,或游此驻足,或构建园墅,或开堂讲学。他们潜心著述,兴怀畅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清凉山累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在这些诗词作者中,既将相,也有学者布衣;既有文人雅士,也有隐者僧徒;既有改革名家,也有丹青妙手。他们中有被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六朝诗人谢灵运,有被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宋代改革家、投老钟山的王安石,有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王守仁,有清代桐城派集大成的古文家姚鼐,有民国寓居南京的大诗人陈三立,也有“诗疯子”汤濂、方志学家陈作霖等金陵乡贤。他们以各自的胸怀和情思,描绘清凉山的秀美,咏叹历史的沧桑,抒发心中的感悟。这些诗词是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汉代《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于诗。”诗词的陶冶、教化作用不言自明。六朝以来,吟咏清凉山一带的诗词不计其数,作为《南京清凉山文化史料丛刊》第二辑的《南京清凉山诗词选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结集出版这些诗词,既是为了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更好地挖掘、研究和发扬清凉山文化,也是为了激发人们对这片土地、对清凉山的热爱。细细吟赏、品读这些诗词,如同穿梭于时光隧道之中,你会领略回味到南京城西这片土地上逝去的岁月,你会感受到刀光剑影的动人心魄和江山相雄的襟抱胸怀,你也会更加珍惜人生静好的那份优雅和安宁。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
刘峻
江州还入石头
谢朓
和萧中庶直石头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
萧衍
直石头诗
何 逊
登石头城
石头答庾郎丹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李白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着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岑参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再过金陵
刘禹锡
金陵五题·石头城…
西塞山怀古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
沈亚之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张祜
石头城寺
过石头城
李群玉
石头城
李商隐
咏史
罗邺
春望梁石头城
唐彦谦
游清凉寺
曹松
石头怀古
罗隐
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
李山甫
石头城故事
胡曾
东晋
韩偓
杂言
李煜
渡中江望石头城泣下
刘洞
石城怀古
朱存
石头城
林逋
翆微亭
王益
留题清凉院
王安石
清凉寺白云庵
与天骘宿清凉广惠僧舍
杨杰
题清凉广惠禅寺
苏轼
清凉寺阿弥陀赞
赠清凉寺和长老
次旧韵赠清凉长老
孔武仲
清凉寺
翆微亭
李之仪
清凉寺觉海召饭出数帖相示览之怆然求诗为记
贺 铸
寄清凉和上人二首
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投宿清凉寺
度黃叶岭怀寄清凉白云庵主叶梦得
……
冒效鲁
九日扫叶楼分韵得林字
释果玲
丙戌九日奉怀纕公南京
刘天行
台城路·扫叶清凉楼山竞爽登后余暇即和《扫叶楼集》中夏仁虎原均…213
匡扶
一九四六年秋日登扫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