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关于正义观念的稳定性的思考开创了西方政治哲学稳定性研究的新篇章。本书探讨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稳定性--兼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罗尔斯是从正义观念自身内部的动态平衡、而非霍布斯式的外在强迫来思考正义社会的稳定性问题, 其稳定性力量主要源于一种观念内部的自我支持。本书不仅为国内学界研究罗尔斯稳定性问题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 也为我们思考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稳定性相关的问题、反思当下的社会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更为当代中国政治结构的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维度。
正义之首:罗尔斯的社 会制度正义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 学者 龚群教授 罗尔斯在当代思想史上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 要性之一,在于他重新点燃 了世人对正义探寻的热情。 以赛亚·伯林曾说过,20世 纪六十年代几乎没有值得读 的政治学和政治哲学著作, 而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 改变了这个状况。当代政治 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持续热 点,全在于因为有了《正义 论》这一开创性的著作。在 政治哲学沉寂的年代,罗尔 斯选择“正义”这个核心概念 为突破口,不仅重新激发了 人们对于政治哲学的热情, 而且也使得“正义”成为当代 政治哲学持续讨论的热点。 2021年,是罗尔斯诞辰100 周年和《正义论》发表50周 年纪念之年,50年来罗尔斯 的理论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 学术界、理论界以及这个世 界的正义事业,都产生了无 比深远且巨大的影响。闫笑 博士的论文以罗尔斯正义论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义制 度的稳定性问题为论文主题 ,在罗尔斯研究中具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时值闰笑论文 出版之际,首先祝贺其论文 得以正式出版。闫笑博士在 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期间,刻 苦努力,其学术理论思维已 经达到了独立从事本专业的 学术水准和能力,这一论文 是她的学术能力的见证。 闫笑来函让我为她的论 文写一序言,本人确实有所 感动。因为本人知道自己人 轻言微,很少为他人写序言 ,即使是自己的学生。实际 上,一个学者的价值也不在 于为他人写了多少序,别人 不求倒落了个清闲。然而, 闫笑君的请求我也只好勉为 其难地遵其嘱托,为其文附 一序言。不过,本人恰好有 相关类似主题的拙文一篇, 因而强以为序。 一 正义的主题:制度正 义 正义这一概念是西方思 想史上历史悠久的探讨基点 。在希腊思想文化的源头荷 马史诗那里,正义是宙斯所 代表的宇宙秩序的守护神。 在荷马那里,正义女神有两 个,其中之一狄科(Dike) 专司人类社会事务,后来演 化成为讨论人类事务的抽象 的正义概念。在希腊思想史 上,对于正义概念的关注最 值得指出的是柏拉图的《国 家篇》(或译为《理想国》 ),在《国家篇》中,柏拉 图从个人正义探讨开始而转 换到社会整体或国家的正义 ,从而使得人们将正义聚焦 于宏大主题的正义——社会 制度的正义。在这个意义上 ,柏拉图开制度正义探寻之 先。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在 一个正义的国家才可找到正 义之士,而在不正义的国家 ,正义之士是十分稀少的。 柏拉图的这一判断可以经得 起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检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 认为相比较对于正义之士的 正义德性的研究,更应当从 事的是对什么是正义国家的 研究,我们只有研究了什么 是正义的国家才可发现什么 样的人是正义的人,并且, 柏拉图这一判断与柏拉图所 关切的另一个问题内在关联 ,即在他看来,只有在正义 的国家,人民才是幸福的, 而在一个不正义的国家,则 充满了人民的不幸。因此, 实现国家的正义,也就是实 现人民幸福。不论柏拉图的 结论是什么,但他的这一判 断或观点则在历史长河中激 发了无数思想家的探寻。 罗尔斯的正义论从理论 渊源上继承了自柏拉图以来 的传统。罗尔斯正义论的主 题就是国家的正义或国家制 度的正义。罗尔斯在《正义 论》第一章开篇处点明了它 的主题。罗尔斯说:“正义 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 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 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 多么优雅和简洁,只要它不 正确,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 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 ,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 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 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 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 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 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 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 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 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 ,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 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 于少数人的牺牲。所以,在 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 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 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 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 权衡。”罗尔斯在此强调正 义对于社会制度具有首要价 值,是其首要德性。也就是 明确告诉我们,他的正义论 所研究的不是以个人正义为 中心,而是以社会基本制度 即国家制度为中心。在思想 史上,罗尔斯重新告诉人们 ,制度正义具有压倒一切的 重要性,如果制度不正义, 就必须改造或加以废除。 正义是一个在思想史有 着多重内涵的概念。即使是 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所 讨论的正义概念,在其第一 、二卷中的个人正义内涵与 后来转向国家制度正义的内 涵也是完全不同的。正义概 念本身既有体现历史背景的 因素,同时也有在不同的思 想家那里所赋予的不同内容 。应当看到,罗尔斯在上述 一段话中在提出制度正义的 极端重要性的同时,同时指 出了罗尔斯自己使用这一概 念的内涵所在。他指出:“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 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 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 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 否认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 而剥夺另
闫笑,女,1983年生,陕西富平人。2006、2010年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期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在陕西省山阳中学支教。201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专业,师从龚群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重点课题、广东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各1项,在《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正义之首:罗尔斯的社会制度正义(代序)
绪论 罗尔斯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罗尔斯的困惑与稳定性问题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深入研究罗尔斯稳定性问题的文献依据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关于罗尔斯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的核心问题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正义秩序与稳定性
第一节 秩序与稳定性
一 自然秩序与稳定性
二 神圣秩序与稳定性
三 人为秩序与稳定性
第二节 良序社会与稳定性
一 公平的社会合作的理念
二 理想的道德人观念
三 良序社会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 罗尔斯式的稳定性及稳定性问题
一 稳定性的内涵:系统内在的动态平衡
二 作为公平的正义观念的稳定性
三 不稳定性倾向与罗尔斯的稳定性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公共证成与稳定性
第一节 一种实践的政治哲学
一 罗尔斯式政治哲学的使命:现实主义的乌托邦
二 罗尔斯式政治哲学的公共证成:实践理性
三 罗尔斯式政治哲学的对象:自由平等的理性公民
第二节 正义、正当性、稳定性与公共证成性
一 正义与正当性
二 正当性与公共证成
三 正当性与稳定性
第三节 公共证成中的稳定性问题
一 稳定性证成——《正义论》阶段
二 稳定性证成——《政治自由主义》阶段
三 两部著作的关系及稳定性问题何在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正义感与稳定性
第一节 正义感及个体的道德心理建构
一 何谓正义感
二 正义感的基本特征
三 如何获得一种有效的正义感
第二节 正义感的结构性特征及其稳定性
一 正义感的结构性特征——相互性
二 作为公平的正义观念的相互性
三 正义感与正义观念的稳定性
第三节 罗尔斯式道德心理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一 主流观点:康德式的道德能力
二 另一种声音:情感能力的首要性
三 道德判断中相互竞争的理性与情感
第四节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情感关切及其稳定性
一 围绕罗尔斯理论中情感关切的讨论(I):弗雷泽
二 关于罗尔斯理论中情感关切的讨论(Ⅱ):克劳斯
三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理性与情感
四 罗尔斯理论的情感面向及其稳定性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契合论与稳定性
第一节 正当与善的优先性问题
一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义务论属性
二 义务论式的正义观念:逻辑上的还是规范性的
三 古典效用主义:目的论式的抑或义务论式的
第二节 正当与善的契合性问题
一 义务论与契合论何以共融
二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正当与善的契合性(一)
三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正当与善的契合性(二)
第三节 契合论在稳定性证成中的作用
一 契合论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稳定性证成的基石
二 契合论本质上是实践理性的统一
三 罗尔斯对契合论的康德式解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重叠共识与稳定性
第一节 为什么要转向重叠共识
一 契合论证成中“理性之善”与“正义之善”的关系
二 罗尔斯为何从契合论转向重叠共识
第二节 罗尔斯式的重叠共识及其特性
一 重叠共识理念的作用
二 重叠共识理念的道德基础
三 重叠共识与权宜之计
第三节 罗尔斯式的重叠共识及相关问题
一 重叠共识与契合论
二 重叠共识与良心自由
三 重叠共识与社会统一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