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供给。采用整体和抽样相结合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以翔实的数据和案例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并归类统计了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发展的对策与经验、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全书共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供给有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对策与展望,还编排了65个典型案例供各校交流、学习、借鉴。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工作人员、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参考用书。
邬宪伟,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全国中职联席会议主席 全国职教学会中职分会主任,原校长。带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确立了学校在上海乃至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骨干地位。
在职教界,邬宪伟是一位学者型的管理者,他提出将“教育的选择”转变为“选择的教育”的教育理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推崇,并受邀参加央视“2005奠基中国”专题节目,接受杨澜的专访。首届教师节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劳模级);2005年被评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院校长。
? 学术兼职情况
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职教协会副会长;
全国化工中职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 办学理念与实践
坚持制度创新:首推职业教育的学分制,提出学分制的根本就是“变教育的选择为选择的教育”提供多元的成才之路。原先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优胜劣汰”,现在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改革办学模式:提出以大职教观理念为指导,在发展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努力拓展职业技术培训领域,逐步确立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翼齐飞的学校持续发展办学格局,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坚持课程改革:提出现代教育要“三个跳出”:跳出学校(围墙)教育、跳出“传统正规”教育、跳出单一课堂教育的习惯思维和行为模式,努力实现“三个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学校企业相结合、学历与培训相结合。
深化校企合作: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把学校和企业的各自教学资源、教育形式、学校与企业文化各自特点优势融合到教学中。
创新教学方法:突破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思想,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尽其才”的分类指导原则,发挥6/8的优势,启发职教学生自信,研究职教学生特质。
1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供给有力4
1.1示范校建设引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2012~2014年)5
1.2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2015~2020年)6
1.3“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指引发展(2021年~至今)7
2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高10
2.1办学条件基本情况11
2.1.1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情况11
2.1.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情况16
2.2学校发展抽样分析22
2.2.1以“人人成才、人尽其才”构建育人体系22
2.2.2以“教师、教材、教法”推进改革创新27
2.2.3以“标准、技术、机制”增强治理能力31
2.3专业建设水平抽样分析36
2.3.1对接产业链,优化专业布局36
2.3.2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精品专业38
3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41
3.1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42
3.1.1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42
3.1.2明确办学定位和前景,成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43
3.2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45
3.2.1推进技术赋能,助力脱贫攻坚取得重要成效45
3.2.2开展东西协作,促进贫困地区职教水平提升46
3.2.3落实对口帮扶,构建扶贫先扶智长效机制47
3.3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48
3.3.1储备数字技能人才,赋能数字化转型48
3.3.2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助力乡村振兴49
3.3.3服务高新技术应用,推进企业升级转型51
3.4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52
3.4.1开展职业培训,推进技能型社会构建53
3.4.2开创职业体验,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53
3.4.3开放公共场馆,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54
3.5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基础56
3.5.1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成就个性化发展56
3.5.2围绕民族文化办学,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58
3.5.3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培养“一带一路”共建者60
3.5.4助推创新创业浪潮,培养敢闯会创的弄潮儿62
4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对策与展望64
4.1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65
4.1.1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65
4.1.2招生生源量不足、质不佳67
4.1.3办学经费不足、设备短缺68
4.1.4办学的资源配置亟待提高70
4.1.5学校发展面临的其他问题71
4.2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经验73
4.2.1解决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策略与方法73
4.2.2解决招生数量不足与生源质量不高的策略与方法74
4.2.3解决经费不足与设备短缺的策略与方法76
4.2.4解决办学资源配置不高的策略与方法78
4.2.5解决其他问题的策略与方法79
4.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与展望82
4.3.1建议出台体系制度类政策83
4.3.2建议出台资源条件类政策84
4.3.3各地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展望85
5案例89
案例1需求导向“分层次、多形式”培育交通运输行业紧缺人才的实践
案例2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6
案例3突破软性技能培育让专业教育从“制器”走向“育人”103
案例4以美载德风化于成109
案例5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优化职校育人生态113
案例6活动育人以日以年缓缓发力久久为功117
案例7传承和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路径124
案例8“八德”式“健康快乐”德育的创新与实践132
案例9真实情境体验岗位实践育人136
案例10基于“三驼工程”的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体系142
案例11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破解小众化专业教师培养困局149
案例12标准引领职级认证培育优秀教学团队153
案例13制度为本选用有道特色为要建设有效158
案例14职业教育在“实境课堂”活起来164
案例15教法、教材、监测三落地的中职校本教学改革实践172
案例16课证融通强技能三教改革结硕果181
案例17数字出版专业建设187
案例18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机制建设196
案例19构建“八有”工作体系赋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04
案例20顶层引领精准施策平台助力以质赋能学校内涵发展209
案例21聚焦学生发展诊改落地生根215
案例22新基建——从“数字校园”到“数智校园”224
案例23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新时代铁军233
案例24聚力数据智能改革赋能职校现代治理241
案例25校企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腾飞248
案例26岗课赛证专创融通校企双主体精准育人251
案例27对接岗位需求服务学生发展构建职业秘书培养体系259
案例28基于DTP 理念的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个案研究263
案例29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269
案例30校厂一体产教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高地274
案例31“复制—转换—迁移—创新”双元本土路径281
案例32双师引领三化融通四方联动多元考核289
案例33能力导向一体设计协同共建293
案例34区域产业背景下中高职一体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96
案例35普职融通的制度推进和路径建设的探究304
案例36创新培训模式助力精准脱贫310
案例37精准帮扶接力支教名校示范313
案例38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318
案例39对接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323
案例40突显功能定位争创全国一流327
案例41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有术331
案例42发挥职教优势助力乡村振兴336
案例43育粤菜师傅助乡村振兴341
案例44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347
案例45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以人才之智助乡村之兴352
案例46产教精准对接校企协同创新358
案例47现代农艺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案例363
案例48校企合作促发展借京强校谱新篇368
案例49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技能扶贫371
案例50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展示旅游校园文化376
案例51小小梦想家职业启蒙教育助推青少年成长381
案例52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91
案例53发挥示范性实训基地优势构建“六位一体”社会服务格局395
案例54以美育人构建和乐校园以艺润德孕育出彩人生401
案例55扬时代劳模创新精神树中职劳动育人品牌406
案例56构建新时代中职学校“育训结合四维四化”劳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12
案例57多元开发体验成长421
案例58专业立项建设中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27
案例59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族师生共同精神家园431
案例60民族团结手工室体验非遗文化扎染制作436
案例61物流服务与管理国际化专业在非洲鲁班工坊建设的实施案例442
案例62中等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效服务企业面向东盟“走出去”的策略450
案例63对标国际标准打造职业教育高地455
案例64电商创业助推乡村振兴461
案例65专创融合共创青春463
参考文献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