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语言学)建设点学术文丛:语文教学的当下视野
定 价:48.8 元
- 作者:杨泉良 著
- 出版时间:2012/8/1
- ISBN:9787566801968
- 出 版 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633.302
- 页码:33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正视转型期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制度与政策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观念与行为的矛盾,以语文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内容范畴为边界,以语文新课程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线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构建起自己独具一格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体系。
杨泉良,男,1960年代出生,内蒙古通辽人,文学学士,教授。从事高教工作近30年,现供职于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任教师。除专业课教学之外,还承担了选修课程“语文新课标要点解读”、“语文教材分析”。在科研方面始终与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针对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著作4部。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内涵研究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及落实研究
第三节 语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第二章 阅读教学的原理与创新
第一节 阅读教学原理研究
第二节 阅读教学实施研究
第三节 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第三章 写作教学的理念与能力培养
第一节 写作生活化研究
第二节 写作教学原理研究
第三节 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第四章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操作
第一节 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互动研究
第二节 口语交际原理及运用研究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研究
第五章 语感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第二节 语感能力培养研究
第三节 语感能力运用研究
第六章 文学教育的特殊性与实施
第一节 实施文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研究
第二节 诗歌、微型小说、文言文教学研究
第三节 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第四节 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与文学作品教学
第七章 语文教学艺术设计研究
第一节 教学表演与课堂关怀
第二节 提问艺术与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三节 语文课堂环境的创造、阅读教学的假设手段和细节设计
第四节 课堂教学艺术辩证性研究
第八章 语文教师的素养与能力
第一节 语文教师观念研究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责任和素养研究
第三节 语文教师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一)师德的文化内涵
要确立师德在学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首先我们应该弄清师德的文化内涵。
师德即教师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于其职业身份上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以及于其身为社会的人这个身份上所包含的情操和品质,是两种身份内涵的结合体。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针对职业工作的特殊性,相比其他行业,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标准,其文化意义也因此而得到了职业化的集中和提升。因此,师德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
(1)具有普遍意义的德行文化,是适用于教育和评价所有人的,对所有人的品性都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这种文化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修养和言行举止的倡导和规范。如对传统礼教的传承,对爱心的弘扬,对乐善好施的推举以及对忠信礼让的崇尚;与此相反的,有对虚伪钻营的批判,对投机取巧的不耻,对自私自利的贬低等。这种道德文化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的普遍意义,来源于悠久的历史,弘扬于现代,它集中地表现了人与社会对真诚、善良、美好的追求,是各社会制度普遍通行的道德准则,是道德文化体系中最富生命力的内容。
(2)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即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与普世适用的道德规范相结合的统一体,具有道德规范的共性和独属其行业的个性。
由于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职的,对于传承德行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它有更为直接的行动力和作用力。因此,和其他行业相比,师德便有了更富内涵的意义。
第一,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必要的文化修养,单纯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还要将积累的知识延伸到更广更深处,与特定背景文化联系在一起,并糅以个性化的解读,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认知,否则是实难胜任的;第二,完成第一步,即内化了知识或认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知识和认知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地诠释属于教师这个行业的德行文化,将教育教学由单纯说教式的教书发展为与教师德行规范下的教书和育人,实现认知与具体行为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