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全球化的推进,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人类社会从前现代的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逐渐走向衰落,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加工技艺濒临失传的境地,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历程中,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加工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开启,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许多手工艺品的生产失去了耐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而迅速走向没落。时至今日,非遗作坊式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挣扎在存亡的边缘。如何创新传承人培养模式,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我国文化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门类,职业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和依托。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新的机遇,如何利用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燕京八绝是富有京味特色的八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称,包括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等。截止2010年,燕京八绝全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遗产保护价值。然而,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燕京八绝的保护和传承遭遇巨大的挑战,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文化中心,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职业教育门类齐全,职业院校众多,为燕京八绝传承人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北京社科基金的支持下,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现代职业教育促进燕京八绝的传承问题。通过课题组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对相关主体进行深入调查和资料分析,实现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希望我们的研究发现、结论和政策建议对于北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燕京八绝的传承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由王剑、李宇红、袁晓莉完成,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价值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燕京八绝概述,由侯雪玮和侯童完成,主要介绍了燕京八绝的工艺特色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第三章是燕京八绝的传承困境分析,由张姣姣、杨丹、王剑完成,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燕京八绝传承的生境变化脉络,分析了当下燕京八绝传承的困境和原因;第四章是燕京八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分析,由梁露完成,主要阐述了当前北京相关职业院校燕京八绝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和师资队伍配备情况;第五章是燕京八绝传承利益相关者的感知态度与传承模式,由王剑和张姣姣完成,主要分析了职业教育对接燕京八绝传承中职业院校、非遗企业和大师、职业院校学生等关键主体对职业教育对接燕京八绝传承的感知和态度,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燕京八绝的多维互动传承模式;第六章是燕京八绝传承与职业教育对接存在的问题及对接机制,由赵淼和王剑完成,主要分析了当前阻碍职业教育对接燕京八绝传承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相应的促进策略和建议。全书由王剑统稿和校对。
本研究历时数年,虽然调研和成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得益于多方鼓励和支持,方能最终顺利付梓出版。感谢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课题立项及后期研究中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感谢项目依托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项目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的组织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孙善学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成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吴明海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陈喜波教授等给书稿的完善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北京工业大学孙大力教授、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卫欣博士、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刘金芳老师、申文广老师、阳虹老师以及燕京八绝非遗大师姚福英先生、殷秀云女士、袁长君先生、李志刚先生、钟连盛先生、赵春明先生、万紫女士、孙颖女士、肖广义先生、谢志军先生、曹艳红女士、陈素芳女士、汤岭女士等对调研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商务出版社的李彩娟女士为书稿的完善和校对付出了大量心血;笔者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职业教育对接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对促进现代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书以燕京八绝为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受主客观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本书可能还存在诸多不足,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