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新 课标核心理念,针对语文课程教学实践难题,结合一线鲜活案例,展开深度解读,充分阐明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价值与应用策略,为新课程标准勾勒出立体、丰满、生动的形象。理论解读有深度,案例评析有厚度,观点描述有宽度,为一线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和研究提供专业的理论引领和鲜活的案例示范,帮助一线教师迅速落实新 课标。
创新范式
新理念·真问题·活案例
揭示课标精神实质,打造课堂育人样板
守住立足点:
高扬育人为本之鲜明旗帜
选好出发点:
遵循课程方案之基本精神
找准切入点:
以关键问题承载核心理念
致力突破点:
以实践案例落实核心素养
做实创新点:
以案例式解读悟课程标准
瞄准落脚点:
以沉浸式研读促学以致用
1. 立足新 课标,提炼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基本、核心的问题,以及教师在落实新 课标的实践过程中关键、突出、重要的问题,并基于语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以及课程标准新理念进行回答和回应。
2.既帮助教师理解2022年版新 课标的内容要义,明确教学实践的指导思路,深入浅出地解读课程标准,重在对教学的实际指导,兼顾理论引领和提升;又通过实例呈现具体的教学实践路径,示范教学关键策略,使教师既能通过案例进行实操演练,又能把握策略进行迁移应用。
编辑推荐篇章:
01教学设计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0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
07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高扬育人为本之旗帜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李铁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开宗明义阐明了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并鲜明地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特别强调义务教育课程必须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立场。这为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定下了明确基调,并指明了方向。
在不足万字的《方案》中,育人一词多次出现,并体现在《方案》各个部分。
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细化育人目标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
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
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
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
根据各自课程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
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活动
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
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
增强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意识
《方案》从优化育人蓝图、发挥育人功能、挖掘育人价值、细化育人目标、牢固育人要求,到增强育人意识、强化育人导向、明确育人主线、开拓育人路径、变革育人方式,整体架构了育人为本的理念体系,通篇闪耀着育人为本的实践主张。作为统领新课程标准和引领新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对育人的表达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立足新时代,展望未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高扬育人为本的旗帜,必须彰显育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将育人为本贯穿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育人为本之于课堂教学的内涵意蕴
1课堂教学的育人逻辑
课堂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人类优秀文化)为载体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教师依托课程内容实施教的活动,学生依托课程内容展开学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作用。无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以及课程内容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并内在关联的。忽略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或割裂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都不是具有本真意义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也是师生共同享创人类优秀文化并获得自身生命成长的一种动态创生的文化。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人类优秀文化的真善美对学生生命的浸润、启迪与鼓舞,必然有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关怀与感召,从而也必然有学生主体生命的充分激活与释放。所以,课堂教学三要素的交互作用构成课堂教学内在的文化创生逻辑,这个逻辑无疑也是课堂教学的育人逻辑。
2育人为本的内涵意蕴
育人为本,意即育人是根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和根本遵循。育人蕴含着育谁谁育和依托什么育三个基本问题。显然,育谁育学生,谁育教师育,依托什么育依托人类优秀文化育。课堂育人即教师依托人类优秀文化培育学生。育人的三个基本问题与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内在契合:课堂教学实现育人,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功能,需要充分发挥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滋养功能,需要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体发展动能,而且这三个方面内在交互,缺一不可。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割裂各方面之间内在关系的课堂教学,都不能真正实现育人。
育人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命脉。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统摄课堂教学三个基本要素,即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强化教师的育人作用,激活学生的主体动能,以整体性、深层次、根本性地实现课堂的本体功能,回归课堂的原本意义,真正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
育人为本之于教学改革的内在诉求
1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
过去20年,主导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源自人本主义哲学观,主张人是认识世界、赋予世界意义和价值的主体,要以人作为实践活动的本体,即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实质表达的是育人的意蕴和立场。
长期以来,教育渐渐缺失对人的尊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本位观往往使教师不自觉地或无奈地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动机、意志、兴趣、情感、智慧、人格以至尊严逐渐丧失。以人为本正是对这些弊端的修正与改善,也是教育思想与教学改革方向的正本清源。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直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自发的情感态度、自觉的思考探究等。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理念层面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具有巨大潜能,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格,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就是坚持既要指向学生目前的发展,更要指向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就是坚持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从实践层面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创造能彰显学生主体动能的具体情境与活动空间,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自主的学习意识、自发的情感态度、自觉的思考探究等。
2育人缺失的实践走向
在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以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但不能回避的是,许多课堂暴露出育人缺失的突出问题。
课堂育人缺失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也许正是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又将此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往往被异化为学生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热热闹闹、不亦乐乎地合作交流,等等。过分凸显以至一味地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背后可能并没有学生主动意识、积极情感和独立思考的发生与体现,实际上反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窄化。与此同时,由于过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该启发、讲授的内容和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被弱化。不仅如此,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又往往走向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过分追求创设生活化情境、过分追求教学的模式流程等极端。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不免导致学生学习活动的固化和学习过程的虚化;过分追求创设生活化情境,不免导致课程内容本质的淡化和课程文化价值的退化;过分追求教学的模式流程,不免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钝化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僵化。
以人为本理念主导的课堂教学,易在实践中过分强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动能的空场、教师育人功能的空场和课程育人价值的空场。这样的课堂,已经背离了课堂的原本意义,又何以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以往片面理解、过分强调以人为本走向育人为本。彰显育人为本并不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否定,而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和完善。
3育人为本的目标方向
如果说育人宛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方案》始终,那么,核心素养就宛如结成红线的一股股细线。核心素养正是落实育人的具体指标,《方案》在基本原则部分指出,要遵循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原则,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在课程实施部分的深化教学改革条目指出,要坚持素养导向。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改进教育评价条目中指出,要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化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不仅如此,2022年版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对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概念界定,并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指标贯穿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就必须把核心素养科学完整地融入教学过程。为此,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中究竟蕴含哪些核心素养,如何挖掘出核心素养,如何厘清核心素养的属性及其相互的内在关系,如何架构教学结构,不同的核心素养需要辅以怎样的教学契机,学生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提升核心素养,等等。
育人为本之于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实现课堂育人的新要求,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践行科学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与道德示范、对课程文化价值的理解、对育人目标的架构、对核心素养的挖掘、对教与学关系的把握、对学生学习规律的了解、对教学结构的设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等。
1教师育人境界与课程文化精神要彰显高尚性
教师没有爱,何以实现育人?教师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何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至真至爱的教育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生命、智慧、人格与个性,要通过充分表达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与自身的幸福感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的信心与兴趣。然而,我们不禁深问: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坚守住了这个最基本的育人底线?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有爱吗?有真爱吗?有至真至爱吗?我们对每一名学生总有至真至爱吗?从没有爱到有爱,从有爱到有真爱,从有真爱到有至真至爱,这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应是无条件去追求和实现的境界!当然,这可能要经历一段长长的历程!
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系统化和有价值的经验,蕴含着人类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感、方法和智慧,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多维且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程内容背后的文化价值,将人类优秀文化嵌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高尚深厚的文化教养,从而把学生主体的精神空间塑造得更加广阔、高远、深厚而灵慧,并借此主动参与人类优秀文化的再创造。课程的文化精神是育人的根本滋养,教师若不深入挖掘并呈现给学生深刻而精致的课程文化,不对学生现身说法地表达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以至痴迷,课堂育人将成为一句空谈。
2教学基本规律与学习活动机制要遵循本真性
课堂教学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动态统一,意味着教与学总是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的。当学生的学(思维、情感、态度等)处于弱化或遇到困境时,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切的教(启发、激励、引导、讲授等);伴随教师教的强化,学生的学也逐渐得到强化;此时,教师的教就要适时地逐渐弱化下来,从而使学生的学得到更好的强化。这才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反之,如果教师忽略或无视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教师教的回应,那么教与学就是缺位或错位的,这也就不是本真的教学。
学习是一个学而后习的完整逻辑过程。学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觉悟行为,表现为个体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感知达成理解和内化。习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实践行为,表现为个体通过对内化知识的巩固达成强化和迁移。为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逻辑,对课程内容进行与之呼应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调控,确保学生基于课程文本和教师调控实现科学的认知,从而使课程内容被学生所理解并创生新的文化。反之,如果学生学习的逻辑与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不相符,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不是科学而有意义的学习。
3课程育人目标与学生学习过程要强化丰厚性
立德树人是课程育人目标的根本遵循。仅仅关注学会知识和提高分数的课程目标,显然与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相悖,却仍是目前诸多课堂教学的主导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并不能实质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却因过分强调训练和强化,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单薄、乏味、拘谨和软弱。如此,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怎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怎能彻底展开?教师的教学调控怎能从容打开?师生的智慧情感怎能尽情释放?这将造成对课堂教学育人文化的格局性伤害!
充满育人价值的课堂往往是通过创设一个个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和交流的,富于启发和挑战的,内涵丰富的高层次问题,再让学生经历一个个深刻而完整的问题解决历程,如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轻易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明确路径,让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困境中,避免过早地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犯错误等。相反,如果教师只是设置一些简单的记忆性问题,或者只是通过类似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处理,把教学内容直接传输给学生,可以想见身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有怎样的收获和体验。没有育人目标和学习过程的丰厚性,课程的育人目标又怎能完美达成?
4教学结构设计与教学策略选择要追求灵动性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进程。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教学结构对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几乎有着决定性影响。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课堂教学采取固化的教学模式: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汇报展示,总结点评;巩固强化,应用拓展。显然,这是以教学策略为主体搭建的教学结构。这样的教学结构意味着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学生,教学都将按照统一的模式与流程进行。至于课程内容如何安置和演绎,在这个模式中并没有体现。事实上,对于具体的一节课来说,即使课程内容相同,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教师的教学观不同,教学策略(包括让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也会不同。因此,整节课所呈现的各个环节及其组织进程必将不同,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将不同。这就意味着,以教学策略为主体搭建的教学结构必将难以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
课程内容应是架构教学结构的主体要素和先决条件。课堂教学首先要架构以课程内容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彼此呼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托课程内容架构的教学结构所开展的教学是灵动的课程内容的组织是灵动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也是灵动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深入追问课程内容的核心本质和知识结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内容究竟需要哪种学习结构。在明确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再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由一个个问题逻辑地构成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问题以及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境,切实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一过程,也正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彼此呼应的过程,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相辅相成的过程。
育人为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力图使课程的文化价值、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三位一体协调作用,切实保证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的育人功能以及学生的自主发展动能得以实现,并真正让课堂教学回归其原本意义,遵循其基本规律,弘扬其根本宗旨。无疑,育人为本更能启发教师完整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原本意义,更能规范教师自觉地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更能引导教师坚定地践行课堂教学的根本宗旨。
课堂育人正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份文化期待!
丛书主编
李铁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杨九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编审,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主编
靳彤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哲学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 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设计、阅读与阅读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蔡可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 部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 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教育 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教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解读/1
01教学设计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实践性?/2
02如何设计真实情境的语言实践活动?/9
0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14
04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1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解读/26
05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27
06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33
07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40
08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45
09如何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50
10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
11如何引导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61
12如何引导学生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65
13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70
14小学中高年级如何开展随课小练笔?/76
15如何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83
16如何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88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解读/94
17如何有效落实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95
18如何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讲故事?/102
19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107
20如何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象?/111
21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118
22如何指导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短论、简评,形成自己的观点?/123
23如何设计跨学科的语文学习活动?/130
24跨学科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135
25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梳理?/141
26如何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147
第四部分学业质量解读/154
27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理解释、推断的能力?/155
28怎样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60
29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67
30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积累语言材料?/175
31如何指导小学生运用复述策略理解文本内容?/182
32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189
33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194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解读/199
34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200
35如何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208
36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评价促进教和学?/214
37如何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221
后记/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