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中诚信精选了三十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整理成本书。全书内容涉及中诚信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共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为“把脉中国经济,透视宏观风险”,主要收录中诚信对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的研究思考;第二、三篇分别为“与中国债券市场共成长”“深耕评级:理论与实践”,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以来在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第四篇为“布局信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记录着中诚信征信作为国内领先的信用科技服务商,致力于开创我国信用服务智能时代的努力;第五篇为“践行健康中国,追求美好生活”,以大健康产业研究以及疫情应对政策建议类文章为主;第六篇为“深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汇集了中诚信绿金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
强,信用是现代经济社会
发展的生命线。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翻开
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画卷
,华夏大地荡起滚滚春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于无声处风起云涌
。当年10月8日,中诚信集
团的前身——中国诚信证
券评估有限公司作为中国
第一家全国性评级公司经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正
式成立,成为中国信用评
级行业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三十年来。中诚信集团
始终秉承“做中国资本市场
守门人”的初心使命和“客观
、中立、公正、专业”的精
神价值,努力与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进
程的参与者,也是中国改
革开放成果的收获者:三
十年来,中诚信集团在服
务国家、社会的过程中,
深耕的业务从债券评级逐
步扩展到信用科技、大健
康评价、绿色金融和双碳
等领域,成长为“信用中国”
“健康中国”“双碳战略”等国
家重大战略的践行者和助
力者。
勤学者制胜,善思者谋
远。作为一家以信用评价
分析为核心业务、力争保
持行业领先为目标的社会
机构和市场主体,中诚信
一直把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水平作为自己的企业基因
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学
术研究推动自身在相关行
业领域内开创新的技术方
法、打造专业精准的服务
产品、培养发展所需的高
水平人才,并通过相应的
学术研究活动和成果服务
国家、影响社会。三十年
来,中诚信全程赞助支持“
董辅初经济科学发展基金
会”运作,基金会成功获评“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被
称赞为“社科界最受重视或
者含金量最重的奖项”:与
武汉大学合作创办董辅初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
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主办宏
观经济研究所和宏观经济
论坛,设立了宏观经济研
究博士后工作站:写作与
出版《双底线思维——中
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和
探索》《中国债券市场信
用风险与违约案例研究》
《国家负债能力与主权评
级研究》等数十部高质量
、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
成立中诚信研究院,承担
了国家各级、各类研究项
目和课题,研究成果受到
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在参与、支持学术研究
的过程中,中诚信依托创
始人、首席经济学家毛振
华教授为代表的高质量学
术团队和深厚的研究实力
,不断为中国资本市场发
展与宏观政策决策建言献
策,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上
升为国家政策。例如,
2009年毛振华教授在中国
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次
高速增长期的中国经济》
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
经步入次高速增长期,与
后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
式提出的“次高速增长阶段”
及之后的“新常态”判断高度
吻合;2016年,毛振华教
授在《稳增长与防风险双
底线下的宏观经济》报告
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稳
增长与防风险的双底线思
维,并将防风险提到更加
突出的位置上来,这一建
议也与2017年中央经济政
策高度一致;2020年,毛
振华教授在武汉解封前日
写就《从“应收尽收、应治
尽治”到“应检尽检、愿检尽
检”——关于武汉开城和防
范疫情二次暴发的思考》
。明确提出核酸检测“应检
尽检、愿检尽检”。当月底
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
这一思路。
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
既是中诚信成长的见证,
也是中国经济、中国资本
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对
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中国
经济研究者都有着有益的
参考意义。正是基于这样
的考虑,在纪念成立三十
周年之际,中诚信精选了
三十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整理成本书。全书内容涉
及中诚信集团各个业务板
块,共分为六个篇章:第
一篇为“把脉中国经济,透
视宏观风险”,主要收录中
诚信对中国宏观经济与政
策的研究思考;第二、三
篇分别为“与中国债券市场
共成长”“深耕评级:理论与
实践”,是中诚信国际信用
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以
来在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
级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第
四篇为“布局信用科技,引
领产业发展”,记录着中诚
信征信作为国内领先的信
用科技服务商,致力于开
创我国信用服务智能时代
的努力:第五篇为“践行健
康中国.追求美好生活”,
以大健康产业研究以及疫
情应对政策建议类文章为
主;第六篇为“深耕绿色金
融,助力双碳目标”,汇集
了中诚信绿金在绿色金融
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十而立,前程可期。
当前,中国正朝着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阔步前进,已成为全球第
二大经济体,债券市场已
经跃居世界第二大债券市
场;与此同时,正值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
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
整,中国发展的内外部挑
战和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因此.党和国家提出构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提出建设国
内统一大市场,要求推动
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在此形势和背景下,对
社会各行各业全领域的信
用管理和服务需求都会更
加迫切、井喷增长。作为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开拓
者与引领者的中诚信将一
如既往.继续与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大方向、大战略
同频共振,中诚信国际、
中国诚信、中诚信征
中诚信集团创始于1992年1O月,前身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一一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从事信用评级、金融证券咨询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
集团拥有信用评级、征信与信用科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信用产业板块,是国内成立最早、产业链条最完整、信用产品最丰富的综合性信用产业集团。旗下中诚信国际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用评级与风险评估服务提供商。
集团在坚持做大做强信用产业的同时,主动响应“健康中国”及“双碳行动”的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大健康及双碳科技领域第三方信用和信息服务业务。此外,集团加大对专业化投资领域的投入,参与了多个境内外股权投资项目,投资领域覆盖金融、物业地产、滑雪等行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篇 把脉中国经济,透视宏观风险
次高速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2009年第三季度)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风险缓释机制
转型与发展:中国经济与政策十年
稳增长和防风险双底线下的宏观经济
——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17年预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度建设研究
——中国“渐进式改革”经验与借鉴
中国宏观债务风险的累积与缓释
金融危机十年来中国债务周期演变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融资平台转型分析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研究
地方债限额使用的几个问题
金融监管需加强四大关系协调
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开放应对中美冲突的挑战
疫情冲击下新一轮信用扩张与宏观杠杆趋势
我国近年两轮结构性去杠杆的比较与思考
政府部门降杠杆的路径、着力点及空间分析
第二篇 与中国债券市场共成长
公司债券与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调整
客观看待不良资产证券化
债市违约的信用风险缓释
中国债券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与加速开放
专项债发展应兼顾总量扩容与风险防范
中国信用市场:从风险加速暴露到信用分化
创新与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发展70年
第三篇 深耕评级:理论与实践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从2008年金融危机谈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再认识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二十年
全球金融秩序重构需要多元化评级体系
如何提升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话语权
构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推动信用评级业高质量发展
走出评级“乱象”。实现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下债市信用评级健康发展
第四篇 布局信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改革40年
信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征信融资新模式
信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小微企业税贷融资模式
信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零基础式”金融服务
第五篇 践行健康中国,追求美好生活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的健康经济学
医保基金监管定点医疗机构信用档案建设研究项目报告
医保信用体系建设为何重要
——推动建立医保信用体系,对于优化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从“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应检尽检、愿检就检”
——关于武汉开城和防范疫情二次爆发的思考
大健康视域下的《中诚信医疗机构品信认证标准体系》构建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展望
中诚信医疗机构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21)
第六篇 深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
中诚信绿金研究成果与创新
中诚信绿金绿色债券评估方法
中诚信绿金绿色基金认证方法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后记